张琪:济世七十五载厚德至善爱无疆
□本报记者车轮
有这样一位老人,生于1922年,95岁高龄,在护佑百姓健康、发展民族中医药的事业上已经奋斗了75年。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理论创新,硕果累累。他,影响造就了以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为代表的繁荣的黑龙江中医药事业。他,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中医药高级人才。他,作为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鲐背之年依然活跃在临床一线。他,传承创新的学术思想,在龙江大地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他,就是全国首届“国医大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张琪教授。
治学:不尚空谈重疗效,予不自欺亦不欺人
2月20日,媒体一行如约来到张琪老先生家中。95岁的老先生喜欢眯眼微笑,身体精神俱佳。接受采访时,逻辑清晰,侃侃而谈,言语率性中蕴含哲理。老先生像是一本耐读的书,越读越生感慨,医之大者当如是。
1922年,张琪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受家庭熏陶,6岁的张琪在祖父的帮助下开始诵读《汤头歌诀》、《药性赋》、《脉诀》等中医书籍。张琪少年开始便矢志岐黄之术,1938年,年仅16岁的他只身闯荡东北,辗转至哈尔滨成为天育堂药店的学徒。1942年,他以优异成绩通过汉医资格考试,开始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行医生涯,至今已整整七十五载。
1957年,张琪参与筹建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并将肾病治疗作为主攻方向,成为我省中医肾病发展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初,刚过不惑之年的张琪就以其深厚的医学功底跻身我省四大名医之列。改革开放后,张琪在医疗工作基础上,主持国家课题、培养研究生、出版著作,让更多的年轻医生学习中医知识,造福患病百姓。2009年6月,人社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他“国医大师”称号。
张琪精通百家中医经典,独创自己的学术思想,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然而,老先生却说自己没拜过什么名师,靠的是当学徒那会抓药、配药丸以及后来临床的“多琢磨”,“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不主张写过多的书。注解百篇不如临床实践一次。”他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翻开他写的《临证经验荟要》,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书中所录,皆源于实践,确有疗效者,方敢书于笔端,医乃活人之道,予不自欺亦不欺人也。”
张琪看病敢用、善用大方复方,遵循“遵古而不泥古,要与时俱进”的原则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他常在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创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方剂。1989年主持研制的“宁神灵”,获得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至今“宁神灵”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除日常医学诊治外,张琪还积极参与疫情诊治。2009年11月,省内一高校发生甲流疫情。危急时刻,张琪与省中医药科学院医务人员组成中医应急诊治队伍,由其学术继承人江柏华拟定甲流1、2号药方,张琪审定并自拟甲流0号预防方,均取得良好药效。甲流疫情获得有效控制。
治病:有“医”无类,待患者至精至诚
每个星期三,都是张琪出诊的日子,这天一直是省中医药科学院独特的一道风景;身着白大褂的张老,被一群学生簇拥着走进特诊一室。落座后,老人从黑色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水杯,放在桌子上,再拿出一个本子,摊开放在一边,以便随手记录。一上午10个号,有时还会加号,张老每次出诊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坚持认真看完所有患者——抄方、记录、解释,“为何用这味药”“药有什么作用”“该怎么吃”……说得口干了,就拿起水杯抿一小口水,作用是为了润润喉咙,“喝太多,容易上厕所。”他希望将省下的时间留给患者。
生性宽厚温和的张琪对待患者如同亲人,一般来说,请张琪诊病的人大都是重患或疑难病。张琪对病人极有耐心,有的患者看到他便一股脑倾诉出来,一说病情就是十几分钟,但他从不打断。这份细致、耐心和好脾气,让他的学生们常常自叹不如。时至今日,他才将每周三次的出诊减少至每周一次,他说,“最快乐的事儿是看病,不愿离开临床和病人。”
张琪的号“一号难求”,对于那些没挂上号“硬闯”进来的患者,张琪替他们解释说,“患者大老远来的,就给看看吧。”还有些患者甚至去家里找、在路上截,他总是微笑着来者不拒,悉心诊治。学生心疼他说不要看了,而他却说:“老百姓看病不容易。医乃仁术,治病救人,要见诸于行动,要为病人着想,不能发病人之财。”
对于一些来信、来电寻医问药的病人,他也总是认真回复,或调剂药方,或鼓励病人增强信心。他常说:“为医者,应待患者如亲人,至精至诚。让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饮橘之甘泉,啖杏林之蜜果,摆脱病痛,步入坦途。”老伴王桂珍说:“这老头,成天就认病人。他立了条规矩,到家找看病,平民百姓、领导干部一样看待,不许嫌农村人脏,不许谎说不在家。”
许多患者不仅把他看作救命的医生,更是精神的寄托、康复的希望。今年38岁的初中教师汪洪琴,2014年持续低烧3个月,“走访了省内多家医院,始终查不清病因。”汪洪琴很难形容当时的绝望,“侧颈部淋巴一直肿着,仅是验血这一项就抽了100管去做检查。”她说后来找到张琪求诊,并没抱多大希望。然而在号脉问诊过程中,张琪一直安慰她,告诉她一定会好起来的,“我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持续3个月的紧张、担心和害怕,一瞬间就消失不见了。”随后张琪便开方下药,“第一次开的药还没吃完,低烧就退了。复查3次,淋巴结消肿了,身体也恢复了。”汪洪琴搂着女儿高兴地说。
数十年的行医,被张琪治愈和挽救的重症患者究竟有多少,谁都数不清。庆安钢铁厂一位青年工人,在一次火灾中一氧化碳中毒,确诊为脑细胞坏死。病人四肢颤抖,神志呆滞,几乎成为废人。张琪开出第一个处方后不断调整,服药100多剂后,病人奇迹般恢复健康。比利时人杰克·贝兰克不远万里从布鲁塞尔飞到哈尔滨,张琪用中医药使他站稳了脚,直起了腰。回国后他迫不及待发来电报报喜:“虽然我已经61岁了,可身体却像16岁少年一样充满活力。”
传承:身正为范,甘为人梯薪火相传
省中医药科学院院长王顺说:“张老不仅是我们院的骄傲,更是我省乃至我国的骄傲。”省中医药科学院肾病科现已全面继承张琪的临床经验,已发展成为9个病区、400张床位的全国最大的中医肾病医疗专科,并在长江以北开创了首家小儿肾病科。
作为我省中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张琪还将自己的学术和临床诊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于后学者,为培养学生呕心沥血,真正当得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记者联系到目前在香港浸会大学任职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中医师的徐大基,作为“广东省中医院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第一批继承人,2002年至2006年他跟随张琪学习。徐大基告诉记者,在哈尔滨跟师期间目睹了张琪病人至上的情操、精益求精的治学方法,“真的是大有收获。”他在广东省中医院期间,多次收到病人的书面表扬,得到广东省卫计委等部门的肯定;去香港工作后,相继出版了8部专业著作。“张老没有任何门户之见,学术方面从来都是倾囊相授,还经常鼓励我向其他老师学习。”徐大基说。
2005年,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的派遣专家,徐大基去香港协助当地医院管理局开展中医药服务。“当时来港工作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公众质疑中医是否有效,很多病人也仅仅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就诊。但随着工作的开展,发现跟张老所学到的东西,在香港完全能够派上大用场。尤其是遇到疑难问题后,第一时间致电张老,张老都及时给予回复,便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徐大基感慨地说。
不只徐大基,张晓昀至今保留着跟师期间的6本笔记,她说这是她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潘洋在张琪的帮助下,在肝病治疗上有了突破,她所在的科室也被评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迟继铭作为“龙江医派”的传承人,不断将张琪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自1983年以来,张琪先后培养医学博士40人、医学硕士8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9人、博士后4人,他们遍及国内外,有的已成为国家、省或市级中医领导人、学科带头人,有的已成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成为中医事业的栋梁之材。张琪说,“目前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传承,而传承的方式适合于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付出多少心血都值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