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舆情 > 正文

江口:1920封“退贫”信的背后

编辑: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7-12-18
导读:新闻提示 迈进一步是小康。2017年,铜仁市拟有四个区县将整县脱贫,分别是碧江、万山、江口、玉屏。 碧江区是铜仁主城区,万山区是资源枯竭型矿产老区,江口是梵净山下的旅游集散地,而玉屏则是铜仁首
原标题:江口:1920封“退贫”信的背后

  新闻提示

  迈进一步是小康。2017年,铜仁市拟有四个区县将整县脱贫,分别是碧江、万山、江口、玉屏。

  碧江区是铜仁主城区,万山区是资源枯竭型矿产老区,江口是梵净山下的旅游集散地,而玉屏则是铜仁首个拥有铁路站点的区县。将他们定为首批出列区县,于铜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

  2017年已近尾声,特开设“站在小康门口”专栏,看小康门前的四区县,如何叩响幸福的大门。

  “经过这几年政府的扶持和我自己的努力,家庭各方面不再困难……”

  “我家的收入已达到脱贫标准……”

  “……本人自愿申请脱贫。”

  近日,在武陵山脱贫攻坚主战场江口县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1920户贫困户寄来自愿退贫申请信。

  江口县是铜仁市今年拟整县脱贫的4个区县之一,有贫困村65个,其中有9个是深度贫困村,有贫困人口18436人,贫困发生率8.6%。

  为早日脱贫奔小康,今年,该县计划出列贫困村40个、减少贫困人口1.39万人以上,将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以内。
 近日,记者走进江口探寻现象背后的故事。

三沛塘村申请脱贫的贫困户吴秀国手拿脱贫申请书,笑容满面。 安慧芳 摄

杨胜成正在实施自家的房屋量化。 安慧芳 摄

今年,江口县德旺乡脱贫攻坚中引资3000万元在该乡净河村建起了200亩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带动173户贫困户通过项目资金入股,每年每户将获3000元分红。图为冷水鱼养殖基地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刘国全 摄

  改善环境——生活质量步步高

  宽敞明亮的水泥院坝,厕所独立整洁,圈舍焕然一新,厨房内灶台白净,不见烟尘……

  曾记和拄着手杖倚在大门边,瞅着焕然一新的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弯缝。

  “你看我的家,房前屋后很整洁,是政府帮助修的……”曾记和今年88岁,耳聪目明,腿脚利索。他总是感慨自己幸运,有生之年,能看到家乡越来越美,和贫苦的日子说再见。

  曾记和家在江口县闵孝镇平寨村。以前,平寨村穷是出了名的,村里讨不上老婆的穷汉掰着手指都数不完,破瓦烂房随处可见。

  曾记和家原来的圈舍建了几十年,早已破败,但养猪、养牛都靠它。

  今年初,曾老到圈里上厕所,脚下的泥地一打滑,老人当场摔在泥地上动弹不得,卧床养好几个月,身体才恢复过来。

  今年10月,村里全面启动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实施“五改一化一维”,既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电,亮化及房屋维修。曾记和家进行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和庭院亮化。

  “现在好咯,政府不仅帮我那烂圈拆了重新修,还在旁边单独修了厕所,方便、卫生又安全。”曾老笑眯眯地说道。

  在平寨村,像曾记和家一样获政府补助实施“五改一化一维”的村民有200多户,全村人居环境得以彻底改善。

  闵孝镇深度贫困村长岗岭村也是如此。走进村寨,一幢幢崭新的木房、砖楼格外醒目,花草树苗把干净硬化的庭院装扮得分外漂亮。

  “要不是政府帮扶,我这新房子,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建起来呢!”村民陈双发家,上个月刚搬新家,一家人再也不用挤住在两间矮小老旧的木房子里了。

  陈双发今年40多岁,是村里的贫困户,妻子不辞而别,家里剩下他和女儿,以及智障大哥、年迈的母亲。

  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陈双发带着大哥常年在周边打零工,收入稳定增加,去年在老屋旁建起两层新楼房。

  房子虽盖好了,却因没钱安装水电门窗,迟迟没能住进去。

  村里了解情况后,将其纳入“五改一化一维”范围,帮助陈双发家改善厨房,完善厕所,还安装好水、电,硬化房前屋后,补齐门窗。

  “过去,猪圈、牛圈臭气熏天,无从下脚;如今,圈舍、厕所、灶等改造好了,村寨大变样。”陈双发高兴不已。

  何为小康?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是基本。

  借着“五改一化一维”工程整村整组的推进,江口全县除危改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外,有1.8万户农村群众的人居环境正在得以改善。目前,该县已有7000户“五改一化一维”完成改造。
 随着一户户人居的改善,一个个“脏乱村”的变美变亮,贫困群众的脱贫,已不再只是纸上算明收入账,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变化。

  夯实基础——修通脱贫致富路

  太平镇三沛塘村贫困户的集体脱贫申请,惊讶了不少人,但在三沛塘村人眼里,却不以为然。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贫困户吴秀国说,村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自己的生活也彻底变了样,“我们村可再也不是那个全镇最落后的村咯!”

  三沛塘村位于太平镇中部,处于梵净山景区核心区域。

  近年来,随着梵净山旅游热,景区核心区域内的云舍、寨沙等村落都富了起来,村民们兴办农家乐、做旅游商品生意,收入翻番增长。

  但同样是景区核心区域内的三沛塘村,却没能参与其中。

  别的村子是越变越美,三沛塘却越来越老旧;别的村村民收入在不停涨,三沛塘人的日子却不见好转;别的村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了,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三沛塘人,却越来越多……

  “唉!说起来就恼,要不是修入村公路的工程项目一再落空,我们村肯定不会是全镇最落后的村。”村支书吴方科摇着头说道。

  多年前,因为村里难寻出路,吴方科外出谋生。打工、做生意,敢想肯干的吴方科,凭着自己的努力,30来岁的年纪,事业上就已有了不错的成绩。

  先富起来的吴方科,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子劲:“人家别的村都富起来了,凭什么三沛塘就这么穷?不能认命,要变,要把这世世代代的穷根刨了!”

  去年,返乡竞选上村支书后,吴方科凭着自己多年做生意积下的人脉,引了好几拨客商来村里考察投资。客商一到村里,看了村子良好的生态、土地、水源条件;但再看看村里那条烂兮兮的越野车通行都困难的马路,就悻悻然告辞了。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是裹住三沛塘村前行脚步的罪魁祸首。

  今年,三沛塘村终于是扬眉吐气了一把,村民翘首以盼的好事来了。

  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子连接外界的阻隔打通了,组与组间的距离拉近了,投资的客商一波接着一波来,早已谋划多时的产业也动起来。

  通村路、通组路、联户路,让全村户户通达;水产业、蜜蜂养殖、百香果产业等,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户;土地流转、产业上务工、产业分红……村民的增收项目层出不穷。

  三沛塘之变,是基础设施改变带来的脱贫攻坚新气象。而这样的改变,江口县全县65个贫困村里都在发生。
 抓住全省“组组通”公路三年大会战机遇,江口县整合12.26亿元资金,投入全县通村公路、通组公路、断头路、联户路和通组桥梁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通村通组公路210公里、联户路135.2万米。并确保到2018年2月底全面完成三年内的“组组通”工程建设。

  产业扶贫——群众增收有盼头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基础设施短板补齐了,怎么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成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江口县能否按期成功出列脱贫的关键所在。

  冬季不宜播种,是传统农耕四季里最闲的季节。然而,江口县坝盘镇龙阳村村民杨南昌,最近却仍是忙碌不已,他说:“现在下地干活,都不分四季了,随时都有活可做,就像城里人上班一样,还能领工资嘞!”

  而且,杨南昌口中能领工资的农活,还不是给别人干的,是给他自家干。而这其中的缘由,就在村里发展的村级集体产业——3650亩软籽石榴中。

  今年,龙阳村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整村推进发展软籽石榴。农户以土地和退耕还林补贴入股,参与产业分红;又可在基地务工挣工资,还可在自己流转出去的地里,继续套种农作物增收,产业覆盖全村所有农户。

  “村民种植传统农作物,一亩地最多也就收入500元。”龙阳村村支书吴进益说,村民通过把田土入股到合作社,仅是平时的务工所得,收入较之以前翻了几番,待到石榴进入盛产期,村民的收入更是丰厚。

  “我家有3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比以前种地划算多了。”杨南昌掰着手指乐呵呵算道,每亩土地每年分红6000元,一年收入近2万元,自己在石榴基地打零工,每天80元工钱,今年已领到工资1万多元。

  除此之外,龙阳村还以大户带动精准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林下土鸡养殖2万羽、黄桃200亩、龙虾50亩、蜜蜂200桶等。产业的不断壮大、成熟,让龙阳村今年的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15万元以上,更让群众的腰包实实在在的鼓了起来。

  产业兴,腰包鼓,脱贫自是水到渠成。

  “除每月的务工收入外,每年还可以保底分红,好日子来了。”在怒溪镇千人分红大会现场,精准扶贫户雷动腊说。

  52岁的雷动腊是怒溪镇棉花村人,五保户,因从小腿烧伤,导致终生二级残疾,不能从事体力农活,2014年,他被识别为国家精准扶贫户对象,现与贵州广丰牧业公司签订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并在该公司长期上班,每月收入1800元。

  该镇贫困户与产业利益联结分红的有贵州广丰牧业公司、铜仁市怒溪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骆象茶叶有限公司、怒溪社区山麻鱼养殖专业等15家企业,产业利益联结贫困户1308户,第一批户均分红1000元,每年至少分红两次以上,确保精准扶贫户户有产业、有增收项目。

  今年来,该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发展版图,紧扣短平快产业和长效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通过以长养短、长短结合,真正让贫困户参与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连日来,全县各乡镇(街道)贫困户都参与当地企业分红大会,他们既分到红利,又有务工收入。
 产业兴,群众富。如今的江口县,已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59个,养殖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社51个,全县蔬菜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实现贫困村产业发展全覆盖,贫困户产业利益联结全覆盖。

  主动退贫——新时代要新作为

  覆盖地膜、翻地、清理杂草……11月27日,在该县怒溪镇骆象村阙洋柳的100亩反季节蔬菜基地里,10多位农民工正忙得不亦乐乎。

  2014年,阙洋柳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就在这年,他与妻子离婚。妻子的离开、破旧的木房、父母和孩子要生活,这一切让他肩上的担子变得沉重。

  在镇村干部的帮扶和鼓励下,2014年,他种植3亩蔬菜,经过精心管理获得丰收。尝到甜头后,阙洋柳的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把反季节蔬菜种植好,他除筹集投资外,还时常参加种植培训班学习。2016年12月,成立阙氏好蔬菜种植扶贫专业合作社。今年蔬菜基地规模发展到50亩,出售后毛收入达到20余万元,还为精准扶贫户提供就业岗位。

  “与其等要靠,不如自己动手实现人生价值。”这是阙洋柳一直坚持的人生准则。

  如今,他通过种植蔬菜凑足30余万元,新建一幢12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小洋楼。目前,政府正在对他家实施“五改一化一维”。

  “房子有了,全家纯收入达10万元,再说,我年轻力壮的,当贫困户脸上无光。”他盘算着。今年1月10日,阙洋柳就主动向怒溪镇递交自愿退贫申请信,此事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大家的看法彼此不一。

  “一年可以种植3季蔬菜,铜仁有四家超市长期订货和县城供货,销路基本没有问题。最近又流转50多亩土地,明年准备大干一场。”34岁的阙洋柳信心十足。

  “争当贫困户的,我听说过,但主动要求出列的,还真是头一次见到。”骆象驻村工作队队长孟海珑告诉记者,听说有贫困户主动申请退贫,干部们都振奋不已。

  让扶贫干部们振奋的事,还在后头哩!

  很快,骆象村贫困户自愿退贫的事在乡里、县里传开了。一时间,一些早就想摘掉“穷帽”的贫困户,纷纷向所在村委、驻村工作队提出退贫申请。

  “我们村是穷怕了,大伙都盼发展、盼脱贫,早就迫不及待地要把这‘帽子’摘了。”在该县太平镇三沛塘村,说起脱贫摘帽,贫困户吴秀国激动不已。

  三沛塘村是镇里出了名的贫困村,交通不便,产业空壳,劳动力空壳,是典型的发展后进村,全村现有贫困户38户82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后进”村,近日却也做了一个“超前”的大动作——38户贫困户自发相约集体申请脱贫。

  三沛塘村的贫困户何来如此底气?

  记者走进三沛塘,疑虑豁然打消。

  看环境,新完工的崭新油路蜿蜒入村,通组路在加班加点紧张施工,“五改一化一维”项目惠及全村近半村民。看产业,溪边是7万尾规模的鲟鱼养殖场,坡上是1000箱蜜蜂,地里是400亩百香果……说起村里的变化,朴实的村民个个是喜笑颜开。

  贫困户吴秀国告诉记者,以前,因为村里发展落后,在其他村面前,大伙总觉抬不起头来。“现在路通了,产业来了,大伙自然是坚决不当这贫困户咯!”吴秀国动情地感慨。

  退贫出列,简直水到渠成。一封封自愿退贫申请信,从江口县70多个村、社区涌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9日,全县主动申请退出的贫困户达到了1920户6045人。而这个数字,还在每日增长。
 贫困户主动申请退贫,成为江口县脱贫攻坚战场上,传出的最动人的捷报。

责任编辑:admin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投稿信箱:tougao@yuqingz.com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