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标签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聚焦 > 医药舆情 > 正文

医药舆情:医疗器械行业兴起 舆论聚焦“跨界合作”和研发能

编辑: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7-09-26
导读:医药行业舆情综述9月18日至24日期间,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受到集中关注,国产医疗设备展会上的集中亮相、美的的“跨界”加入和传统药企的转型布局都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借“全国双创周”的机会,一批先

医药行业舆情综述

9月18日至24日期间,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受到集中关注,国产医疗设备展会上的集中亮相、美的的“跨界”加入和传统药企的转型布局都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借“全国双创周”的机会,一批先进国产医疗设备进入公众视线,其水平和发展得到热烈讨论;9月19日,美的联手广药打造医用机器人,“医药+科技”的跨界合作获得积极关注;复星医药子公司Sisram独立上市,业内解读这是复星医药对医疗器械大范围布局的开始。

热门话题解读

1.先进国产医疗设备亮相 创新高速发展备受肯定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17年“全国双创周”上,诸多未来感十足的新科技竞相争霸,与百姓健康相关的新型医疗设备,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从能“看见”血管的“扎针神器”到“史上最强PET-CT”以及“钢铁侠”外骨骼机器人,各种治疗特点的先进国产医疗设备纷纷亮相,获得了现场观众强烈的关注。

舆论观点:我国医疗设备创新高速发展

新闻报道由新华社首发,得到了中国网、东方网等重点媒体的关注,《柴达木日报》《本溪日报》《潍河早报》《台州晚报》等纸媒也刊发了相关新闻消息,推升了话题在传统媒体的舆情声量。媒体观点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展出的这些高科技产品只是全国医疗设备创新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我国医疗设备创新的高速发展;二是高度评价先进医疗器械的作用,称其是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优化医疗服务供给的核心引擎。

舆情点评:舆论聚焦需求和政策要素 研发环节期待更多关注

在医疗器械需求不断释放与国家政策密集落地的双重推力下,医疗器械国产化不断加深。从本次的展览报道来看,舆论的关注点聚焦在医疗器械需求和国家政策上,对核心技术的探讨相对较少。不容忽视的是,尽管坐拥庞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国产医疗器械一直面临来自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困难,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生产组装成本高,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长期聚集在低端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

如今,虽有需求和政策双重推力,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仍需面对来自科研创新方面的压力。只有技术跟上了需求的步伐,加上外部良好的政策环境,国产医疗器械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因此,接下来整个行业应该把关注重心转移到研发和技术的端口。对外宣传方面,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应把研发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为行业的发展引领正确的方向。

2. 美的联手广药打造医用机器人 强强联合赢好评

9月19日,美的集团与广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及医疗器械开发、健康数据应用等领域进行多维度合作,并探讨共建创新研发平台、成立产业基金和合资公司等,希望打造“医药+科技”的跨界典范。根据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探索在医用机器人、健康大数据、智能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合作领域包括医疗器械开发、健康数据应用、智能供应链建设、医疗投资、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

舆论观点:“医药+科技”成跨界典范

美的与广药跨界合作的报道由《南方都市报》首发,得到了医药网、中国医药联盟网、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网等医药行业媒体的高度关注。关于此次美的和广药的合作,舆论普遍持积极态度。一方面,两大企业均是各自行业的“巨头”,美的集团在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智能供应链、健康管理、大数据智能系统等方面都具有领先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美的集团已经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广药集团是全国最大制药企业,有着全国排名前列的医药批发分销配送网络及丰富的医药人才资源。二者的强强联手将有望成为“医药+科技”的跨界典范。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并且机器人市场也进入高速增长期,行业未来前景大好。

舆情点评:强强联手被看好 “跨界”成为行业新趋势

此次美的与广药的强强联手得到了舆论的积极反馈,这与双方在各自领域的领先优势关系密切,“医药+科技”的跨界合作备受各方期待。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外来进入者、跨界者越来越多,“跨界”成为了行业新趋势。白色家电三巨头当中,美的、海尔都有所动作。

舆论已经关注到医疗器械行业的“跨界进入”趋势。这一趋势的背后,表明了资本对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前景的看好。而拥有雄厚实力的巨头企业跨界进入,虽然会对业内已有厂商造成一定冲击,但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形象。在此类跨界合作的媒体推广上,可通过更多的国内外案例作为背景拓展,帮助公众正确理解跨界合作的范畴和优势,增强外界对合作的信心。

3.复星医药布局医疗器械 核心研发能力待展现

近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分拆上市的控股子公司Sisram将于9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最终发售价为每股8.88港元。复星医药未来将在肺癌、肿瘤、心脑血管等医疗器械领域布局,以期与公司核心疾病领域药品研发关联,达到协同效应。不过,复星医药医疗器械板块自主研发能力一直被外界诟病,尽管通过控股型并购加大研发投入,但在外界看来没有自己的核心研发技术,仅仅依托并购很难在医疗器械领域长期占据优势地位。

舆论观点:复星重点布局医疗器械 核心技术缺失或成障碍

复星医药医疗器械的报道由《北京商报》首发,中国网、中证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对此表示关注,多家行业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也转发了该报道。Sisram是复星医药位于以色列的控股子公司,媒体分析,它的独立上市意味着复星医药医疗器械板块可以在资本平台得到更好的运作。Sisram成功实现独立上市,被业内解读为复星医药对医疗器械大范围布局的开始。从牙科、医疗美容到肺癌机器人再到未来肿瘤、心血管领域,复星医药正在打造医疗器械帝国。但媒体也指出,复星医药医疗器械领域研发能力仍有待提升。目前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产品多为代理和并购,核心技术的缺失或将成为复星医药建立医疗器械帝国的主要障碍。

舆情点评:传统药企拓展业务获肯定 研发能力待展现

近期,舆论关注到医疗器械行业除了有其他行业的“跨界”加入,传统的医药企业也在积极加入进来,从而拓展产品线、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复星医药布局医疗器械就属于后者。然而不同于“双创周”的报道,这次媒体的关注点聚焦在了复星医药的研发能力。媒体分析,前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产品多为代理和并购,核心技术的缺失或将成为复星医药建立医疗器械帝国的主要障碍。短期来看,并购确实能为复星医药带来一定的研发技术支持,从而支撑公司医疗器械发展。但从长期布局来看,复星医药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研发团队才能给医疗器械业务以长久的支持。

研发能力是类似医疗器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关企业要消除外界疑问,还需重视对自身科研团队的宣传,重点介绍企业在研发和创新上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提振公众和资本市场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投稿信箱:tougao@yuqingz.com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