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三农舆情 > 致富行动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智慧+勤快 农妇脱贫放大招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03-08
导读:图为鲁绍琴和员工在讨论问题。 朱忠元摄 图为家政培训班毕业典礼 图为李月琴在灯笼工坊里赶制灯笼 图为张毕素在为新生小宝宝换衣服。 杨涛摄 周秀娥在菇棚内察看菌筒。 熊云摄 学习撑起

  学习撑起“塌下的天”

  ● 本报记者  徐元锋

  车子从小街上了高速公路,在云南嵩明现代农业园区里拐来拐去,记者被接到一家包装厂,采访在总经理室进行——这是鲁绍琴家的厂子。很难想象,一个十多年前厄运连连、欠了一屁股债的家庭,如今乡里人提起就竖大拇指。谈起往事,鲁绍琴说,对命运不服输很重要,学习才能撑起“塌下的天”。

  鲁绍琴今年48岁,初中文化,家住昆明市嵩明县矣得谷村,是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也是乡亲们眼中积德行善的好人。可从1999年到2005年,鲁绍琴家有些“背时”,厄运面前,一般人估计挺不过来了。1999年,开着东风大卡车跑运输拉渣土的丈夫遭遇车祸,虽然责任不在己方,但也赔了几万元。2000年,肺癌晚期的父亲在床上躺了一年后离世,医疗费又把家掏空了,“丈夫结了工钱就得送到医院”。2002年,刚学着养鸡的鲁绍琴碰上“鸡瘟”,把借来的钱赔了个精光。2003年底,丈夫在矿上开的公司出了生产事故,两个人死亡,一辆车基本报废。2004年,鲁绍琴给人担保40多万元,被担保人却跑了……

  困境中的鲁绍琴,一靠不服输的性格和讲信用的人品,二靠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步步挺了过来。为了却父亲的心愿,鲁绍琴借钱盖了家里的新房,但只起了框架。父亲去世后,鲁绍琴利用这个框架挡上木板办起养殖厂。2002年养殖场出事后,她虚心向人学习养殖技术,第二年就赚钱了。此后养殖场因故中断。2007年,重新办起养殖厂的鲁绍琴,走进云南农业大学学习,之后成为县里“优秀党员科技示范户”。丈夫评价她:这个人工作认真爱学习。虽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妇女,鲁绍琴自学了电脑知识,在村里早早就用起了电脑。2017年,她因为带领乡亲们养殖致富,成为县里的优秀党员。

  作为县政协委员和红十字会志愿者,鲁绍琴积极参与了精准扶贫。她总结自身经历说,有些扶贫对象要先“治懒”。只要肯学肯干,奋斗不止,就能脱贫。“学习不分男女老少,只要用心都有收获。”她感慨道:“人不学习,就没了过好日子的动力和资本。”

  

  刺绣打通增收路

  ● 赵秀兰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村民

  我今年48岁,是宁夏赵氏刺绣的第六代传承人。我从9岁开始,跟母亲学习刺绣,我从小就喜欢这门手艺,却从没想过这门手艺会让我走到今天,不仅让我成了“赵董事长”,还成为带动更多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2005年,我从同心县移民搬迁到红寺堡。除了刺绣,其他什么技术都不会。为了摆脱家庭困境,我开了一家服装店,但心里仍然装着刺绣,把大量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刺绣手艺提升上,积攒了一大批作品。

  两年后,我和两个姐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100多幅作品带到银川,参加了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一次展览,没想到引起展会组织者的极大兴趣。展览3天后,我的作品被推荐参加了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

  从那时开始,我就觉得用祖传刺绣手艺创业可行。红寺堡妇联给我5万元的妇女创业贷款支持,第一家刺绣作品店就这么诞生了。 2008年9月,为了参加宁夏首届旅游产品展示会,我用一个月时间准备的《五福图》,斩获金奖,卖出1.2万元的高价。

  2013年,我又创办了红寺堡区秀兰传承刺绣福利有限公司,实现了每年数十万的稳定收入。我常常想,如果留守在农村的那些妇女,也有了这门手艺,那不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嘛。跟区里领导沟通后,我在红寺堡区各乡镇开办刺绣培训班,为农村妇女发展生产搭建桥梁,还请一些身体残疾但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进公司打工。到目前,员工已有60多人,产品远销北上广、厦门、深圳和香港,有些产品还远销到迪拜、毛里求斯和韩国。

  一个成熟的手工艺者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搞培训,报名格外踊跃。有妇女牵着我的手说:“想不到老手艺还能让人鼓起了腰包!”

  本报记者   朱  磊整理

  

  “高山大嫂”成品牌

  ● 郭娅楠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副镇长

  最初萌生“高山大嫂”的想法是来到高山镇任职的第一个月。走访调研了几个村,发现即便家庭收入微薄,但农妇们大都闲着,小媳妇和婶子大娘坐在一起聊天晒太阳,到点儿回家做饭。山上的女人们大多朴实能干,做起莜面来两只手来回搓得飞快,均匀又细长;走进家里,陈设虽不起眼,但收拾得井井有条。高山镇曾经守着地下的乌金,男人们在矿上随便干点儿营生就不愁养活一家人,女人们也就在家做好饭等着家人归来。可小煤矿整合关停后,打工、分红都已不再,日子紧巴甚至贫困,女人们不出门工作,而是伺候男人的这个“地域特色”却还在。

  “文化不高、朴实勤快、知根知底、了解每个人的特长、不能离家太远”,这几个关键词一凑在一起,要成立一支服务城区的高品质家政服务队伍,就成了我的工作计划中的重要部分。于是,我牵头和人社部门申请引进本市有名的互力职校,搭建起免费家政服务学习平台,课程细致全面,全部由专业老师教授并且实际操作。

  最初报名的人寥寥无几。我跑人社局申请了技术培训专项扶贫经费,给坚持按时学习全部课程的妇女们报销每天的往返车费和发放午餐补助。通过考核的获颁从业资格证,由镇里推荐就业。附近村里的媳妇婶子们一听有补贴,总算又有人报了名,于是勉强凑够开班人数。

  开班第一周,无论工作多忙,我都挤出时间去培训班里听一听、看一看、坐一坐,听老师们讲得是否实用,看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余还和妇女们聊天,给大家讲将来异地搬迁后的种种好处;讲镇里帮大家解决就业难题的决心;讲有资格证找工作的优势和增加收入对家庭生活品质的提升……一周后,通过接受培训的村妇口口相传,不断有人来镇里报名要求参加培训。两周后,第一期培训班增加至127人。第一期培训班毕业典礼上,拿到了资格证的妇女们还自发组织了扭秧歌、唱戏唱歌等文艺节目庆祝,比过年都热闹。应大家的要求,我们相继开办了第二期家政服务培训班,培训学员210人。

  现在,“高山大嫂”这个品牌已经注册,十多位优秀学员被送到在一线城市的资深家政公司接受更高质量的培训并就地实习,春节后正式上岗了。

  

  灯笼照亮致富路

  ● 李月琴  北京市延庆区香营乡东白庙村村民

  以前我和老公在镇上开了一个小菜店,俩人起早贪黑,但收入仅够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京郊灯笼第一村”怀柔区红庙村灯笼制作人闫万军,便拜他为师,学习灯笼制作。

  小小的灯笼看似简单,但制作过程极其复杂。小到绕钢丝、配颜色,大到搭骨架,都需要纯手工制作,最简单的灯笼也要花费半天时间,最复杂的龙灯制做至少需要15天。刚开始,费时费力做出来的灯笼,往往形状不正、品相不佳,让我感到十分受挫。有人劝我放弃,但我选择了坚持。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我已经熟悉各式灯笼的制作技巧,成为远近闻名的灯笼制作能手。

  东白庙村是香营乡7个低收入村之一,老人多,年轻劳动力少,一直找不到可以创收的特色主导产业。村民多以种植玉米和杂粮为主,产量低、收入薄。香营乡政府就请在外的“能人”回村创业,推动低收入村发展和低收入户增收。我就想通过发展灯笼产业,给村里人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去年5月,我带着东挪西凑的70万元启动资金回到村里,创建了400多平方米的麒翔灯笼手工制作坊。作坊里的员工是东白庙村和周边村的村民,大多数是低收入户和残疾人。经过近4个月的培训,现在作坊里的乡亲们都成了灯笼制作工人,可以独立完成简单灯笼的制作。

  狗年春节,我们的灯笼工坊接了好多订单,十几个工人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点多,共卖出差不多3万个灯笼。政府对我们的事业很支持,万达有机农业园、沃沃现代苹果示范园、辛庄堡世园会主题村等环境布置,乡政府都优先选用我们的产品。

  北京世园会、冬奥会即将在家门口延庆举办,我想要把世园会、冬奥会的造型图案融入灯笼制作中,创造出具有延庆特色的灯艺作品。我相信,将来我们闯出名声,打开市场后,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低收入户来这里就业,小灯笼一定会成为村民致富的大产业。 

  本报记者  贺  勇文/图

  

  月嫂3年盖新楼

  ● 张毕素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渠坝镇清凉村村民

  3月5日,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49岁的我带着有智力和语言障碍的儿子和儿媳妇,抱着被子搬进了新家。

  2004年前,丈夫在纳溪的车站和码头做搬运工,我守着车站旁的香烟摊子。日子虽然过得不富裕却也殷实。2004年,丈夫在搬运货物时不慎摔倒造成颈椎爆裂性骨折。接下来几年的治疗和康养,我家欠了6万多元的债务,家中值钱的差不多都卖完了。

  于是,我把香烟摊子留给丈夫,自己到纳溪区永宁街道永宁路社区做清洁工。那段时间,因债台高筑,家中没有了笑声,我对生活也快失去希望,感觉一切都变成了灰色。

  2014年5月,我偶然获悉纳溪区妇联举办“云溪月嫂”培训班。我知道“月嫂”是一种新型职业。在培训班里,我认真学习婴儿的生活护理、营养配餐、产后康复指导、常见病防治、潜能开发等内容。一个月后,我走上岗位,业主预付了我3800元的工资。我虽然悉心照顾小宝宝,但不懂怎么和年轻的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沟通交流,于是向区妇联求助。妇联推荐我参加了另一个月嫂培训班,学习家政服务礼仪、家庭安全常识、月嫂职业规范、心理健康知识等家政服务知识。

  我先后应约到成都和贵州赤水、习水等地做“月嫂”。面带微笑,是我留给每个雇主的第一印象。2016年,我应约到赤水照顾叶女士的宝宝。在这个家庭里,有中学老师、有军官、有企业总裁、有机关干部……但是,我依旧按照职业要求,把自己当成“家庭一员”——宝宝的“奶奶”。7月16日是我的生日,当晚整个家庭的成员推出生日蛋糕,为我唱了我生命中的第一支“生日快乐歌”。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目前我因工作认真业务熟,工资收入每月近万元,聘用我需要预约。家里的新楼已经盖完,我的人生也实现了从村妇向“职业月嫂”的转变。                       

  杨  涛整理

  

  育菇圆了脱贫梦

  ● 周秀娥  江西省黎川县德胜镇新店村云屯洲村小组村民

  想要脱贫致富,必须得掌握门实用技术才行,于是我向村里的茶薪菇种植大户学习种菇技术。通过种植茶薪菇,我圆了多年的脱贫致富梦。

  原来,我家的日子过得很好。2005年,丈夫患病去世,家里欠下2万多元的债,全家人的生活就靠我一个人。家里只有4亩多口粮田,种的粮食也就是够吃饭。平常我帮人打零工,赚些辛苦钱,一家人凑合着过日子。村里看到我家里的情况,把我和两个孩子列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但我想自己身体还好,总不能一直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一辈子靠吃政府的救济过日子。这几年,德胜镇很多人种茶薪菇致了富。栽培茶薪菇,我也动过心,可当时手里没技术。村里人种茶薪菇要请小工帮忙,我做小工时记下种菇的生产流程,如配料、搅拌、装袋、灭菌等。种菇的关键技术,还要请高人指点。

  2014年,在扶贫干部帮助下,我申请了5000元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尝试着栽培了5000筒茶薪菇。种植茶薪菇,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较高,我把家里两间空房腾出来,作为种茶薪菇的生产用房。第一年种菇,虽说只赚了2000多元,但有了种菇的经验,我心里踏实多了。

  以后这几年,我家年年种茶薪菇,还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搭建的塑料大棚里。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增产技术,如菌筒开口出菇时,不能过多喷水。出菇时要控制好温度,我就用土办法,在大棚里用木炭生火升温,将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用了这些办法,我制作的菌筒,每筒能产干菇4钱至5钱。前年,我家种了2万筒茶薪菇,赚到纯利1.5万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去年下半年,我扩大规模种了3.8万筒茶薪菇,预计今年清明节前后就能出第一批菇。可以预见的是,我家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魏本貌  熊  云整理

编辑:admin
中国舆情网
时代网评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