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三农舆情 > 致富行动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服务乡村振兴地方农业院校如何作为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05-17
导读:【教改透视】编者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写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农业科技进步很关键,而地方农业院校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刊发此文,
原标题:服务乡村振兴地方农业院校如何作为

【教改透视】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写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农业科技进步很关键,而地方农业院校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刊发此文,即希望身处地方的农业院校真正地发扬主动性,不断创新科教支撑方式手段,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业科教支撑

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首先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其次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应用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和信息化,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再次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还要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进村渠道,不断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地方农业院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作用尚不乐观

地方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教服务中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人才支撑作用不明显。一是农业专技人才严重不足。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林科技人员明显短缺。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农科毕业生规模相对较小。从20世纪末开始的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但《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6)显示,全国每年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始终徘徊在11.5万人左右,在校生人数始终维持在40万人多一点。三是农科毕业生职业胜任能力不强。由于教学安排时常脱离生产实际,常有“黑板种田”“实验室养鱼”现象,导致农科毕业生缺乏更多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职业适应能力明显不强。

科学研究脱离生产。受功利主义思想侵扰,地方农业院校“职称科研”“考核科研”等倾向较严重,科技资源供给总量、解决生产问题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科研选题偏离“三农”发展需求。大多数科教人员的科研课题来自政府资助的各类基金、专项计划,常常脱离农业一线实际问题。二是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难。地方农业院校对科学研究的绩效考核重在发表高水平论文,对解决“三农”发展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激励不够,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技能、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多数科研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

社会服务难以落实。地方农业院校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职称评定主要以项目层次、论文奖项、教学质量等为主要依据,科技服务常常被忽略不计,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热情和主动性,导致服务人员数量不足、服务内容单一。诸如如何从农业政策支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则乏善可陈。

同时,还存在水平不高、机制滞后等问题。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主要由传统农学专业人才组成,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人才较少,而既具有专业技术又具有推广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外,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机制、协调机制等也有问题。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高校、政府、企业、教师、农民等多主体沟通不充分、协调不到位,难以实现各主体利益最大化。

农业院校必须坚持服务乡村振兴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地方农业院校本质属性使然,也是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布局的必然。因此,要激励地方农业院校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服务乡村振兴优秀人才。

完善培养方案,培养“一懂两爱”人才。地方农业院校要围绕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修订种植类、养殖类、工程类、经管类等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技术人才。要对农村致富带头人、优秀农村青年和农村新增劳动力实施“学历提升”计划,推行“送教下乡”“定向培养”“半农半读”等培养模式,使更多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乡土科技人才。

拓宽方式渠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地方农业院校要依托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大力参与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计划。要采取“调出来提升、派进去指导、本地化培养”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地培训各类型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服务人员。

要服务基层治理,培训“三农”管理干部。地方农业院校应发挥继续教育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辐射面广、培训方式灵活等优势,采取异地培训、集中办班和现场观摩等方式,开展基层管理干部、大学生村官知识更新培训行动,增强他们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

要适应战略需求,组建农技专家队伍。地方农业院校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组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技术推广专家队伍、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队伍,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新热潮。

坚持科技支撑,汇聚服务乡村振兴学科资源。

涉农学科要整合资源优势,在深耕良种良法上做文章。要组织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植物保护等学科力量,积极参与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要充分整合农业工程、环境工程、园艺学等学科资源,积极参与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动设施装备升级、优良品种推广、技术集成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工程学科要对接城乡产业,在围绕智慧农业上出成果。地方农业院校要发挥农业工程、食品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等学科优势,瞄准制约城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支撑引领乡村产业兴旺;要加强与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农业大数据应用,构建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实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试验示范。

人文学科要立足效益兴农,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辅决策。地方农业院校要组织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师资力量,贴近乡镇乡村、联系农户农民,既主动开展乡村农耕文化内涵挖掘、精准扶贫脱贫、绿色发展方式及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体制机制创新对策研究,又积极研究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运行机制及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挥人文社会学科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跨单位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在研发前沿技术上下功夫。地方农业院校要主动联合省(区、市)农科院、中科院驻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地方职教中心,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和技术指导服务团队,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重点突破农业合成生物学、作物高光效育种、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培育突破性重大产品。

坚持机制创新,激发服务乡村振兴源泉活力。

地方农业院校要主动把服务乡村振兴纳入学校工作重要议程。应该成立服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一院(系)一处承包一个乡村的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

要聚焦乡村振兴,创新人才聚集机制。地方农业院校要积极构建校地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通过政策上鼓励、物质上奖励、职称上激励,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农业主战场流动。在专技职务评聘、年度工作考核等方面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业绩作为社会服务绩效考核内容,鼓励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千万家。还要深入模式探索,创新服务示范机制。

地方农业院校要结合地方主导产业和自身学科优势。应该推进农业科研院校间、校地(企)、院地(企)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索建立农业技术推广联盟。要建立健全专家教授驻村、驻企等对口联系服务制度,建设专家大院、教授工作站、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等,鼓励科研人员在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要强化条件建设,创新运行保障机制。校地双方创设并推行“一院(系)一乡镇一部门”的产学研对接机制,使科研、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地方农业院校应探索在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农技推广示范经费和相关科技项目中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及其能力建设项目,共同筹措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地方农业院校应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断探索管理人员专职专门化、经费专款专用条例化、科技资料管理档案化等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方法。

(作者:骆少明 张文峰,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编辑:admin
中国舆情网
时代网评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