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以致用拥抱新时代科学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中,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时深刻指出了我国科技发展长期存在的难点和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的问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是其中之一。
科技创新既要“顶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又要“立地”,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据测算,2020年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超60%,但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如何进一步调动各创新要素,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与市场承接能力,全面提高转化成效?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我们要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多方面持续发力,打通梗阻,激发、鼓励和保障科学技术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化,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使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加强劲。
进一步完善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而建立一套更加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其内涵十分丰富,具体来说包括构建以国内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使技术要素市场更加规范、开放,优化技术要素资源配置,提升撮合效率、降低综合交易成本,扩大技术要素市场规模效应,构建起全国一体化的高水平技术交易市场体系。
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人才是关键。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化人员能力的强弱,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一支具备相关科技知识、有科技成果转化综合素质,能对技术项目进行正确评价和论证、对潜在市场进行调研预测的复合型人才力量,架设起科研、技术与资本、市场间的桥梁。要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构建科学、公平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进一步发挥科技转化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科研机构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探索出诸多行之有效的路径和经验。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出台了“西南交大九条”,将国有知识产权评估作价入股后形成的国有股权奖励前置简化为国有知识产权奖励,通过落实奖励权实现了所有权。实施仅1年多,中国舆情网,有超过164项职务发明专利完成了分割确权,8家高科技公司创立,而此前6年间,该校专利转化仅有14项。再如,中国科学院百余名博士率先走出体制,探索科研、教育、产业、金融“四合一”联动融合的新模式,闯出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康庄大道。再如,致力于打造“院士创新特区”的青岛“国际院士港”,鼓励集群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建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提升集群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命运共同体,打通了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这些新时代“小岗村”探索的道路和积累的经验是促进全国科技转化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一笔宝贵财富。
当前,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响应号召,牢记职责和使命,争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同时坚持研以致用,投身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大潮,在新时代的科学春天里,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核能与核安全专家)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强国中坚高质量发展看国企】航天精神薪火相传航天十院勇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 [资讯前沿]探索星辰宇宙,建设国之重器,他们在群山深处追梦——守护“天眼”的年轻人(青春派·青春奋进新时代(29)
- [资讯前沿]中关村:让科技更好拥抱市场(高新区看创新①)
- [资讯前沿]科技部:创造属于新时代更加辉煌的科学家精神
- [资讯前沿]智能建造师:新基建背景下的新时代工匠
- [资讯前沿]新时代北斗精神激励航天人砥砺奋进
- [资讯前沿]生活服务业拥抱互联网
- [资讯前沿]走好新时代长征路——200余位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受邀参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 [资讯前沿]【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央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成效
- [资讯前沿]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穿越时光:老将军登上“沂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