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机越来越“懂”你?这可不见得是件好事
近几天,个别平台是否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正在被网上热议。事实上,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的手机,似乎越来越懂自己了?比如搜索过一个物品,之后有可能经常会见到这类物品的推送,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方便了,但是,等到相关广告弹窗、推广短信不断,推销电话打来甚至于价格也会因“熟”而出现波动的可能时,你的心态可能又不一样了。更为关键的是,中国舆情网,在这一过程中,你的“用户画像”已经被大数据一览无余。
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平台经营者是可以做出“用户画像”的,并将其作为一种数字化的重要商业资产,而后在交易价格、广告投送等方面差别化对待,寻求更高利益。而对于公众而言,自己的隐私则在大数据面前很容易“裸奔”。
其实,《民法典》中,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就有了原则性的法律规定。而自去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后,经营者对个人信息收集这一行为被纳入了规范化体系内。该法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
实际上,自该法施行之后已经过了9个月,有关部门在这期间也做了不少动作,比如约谈相关平台,罚款甚至于暂停、下架等。近期,几个针对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的民事诉讼案件也迎来了消费者、用户方作为原告胜诉的判决。而这些动作,也在促进平台依法进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合规优化,比如在程序中增加“关闭自动化推送”选项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个人信息保护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在合规细节上,仍然需要相关指引,以便于监管部门执法,也便于企业整改,与此同时,也要意识到合规是有成本的,对于利润率相对较低和用户人数较少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既能促进其合规,又能减少企业负担,也是需要思考的。
手机越来越“懂”自己,这并非完全是件好事,但个中缘由以及具体利害得失,并非所有人都能明晓。只有将措施落实落细,并且让各级监管部门、企业和公众都能及时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不妨进行一些尝试,比如公开目前已有行政处罚的决定书,为企业合规提供确定的指引,为不同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提供简易版本和完整版本的指南指引等。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工信部升级“一证通查”服务手机号码关联互联网账号可查询
- [资讯前沿]你的手机号关联了多少互联网账号?工信部“一证通查”来了!
- [资讯前沿]能够即时配送到家门口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下单不到一小时就送来了
- [资讯前沿]AI芯片能重新配置按需升级未来手机可像乐高积木般搭建
- [资讯前沿]手机暗黑模式“颠倒黑白”除了省电,其实还有这些作用
- [资讯前沿]用手机学习,到底是“学会”了还是“学废”了
- [资讯前沿]5G手机成主流
- [资讯前沿]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8%,农村每天有1亿件包裹农村物流越来越高效通畅了(网上中国)
- [资讯前沿]超七成网友“机不离手”小心染上“手机
- [资讯前沿]氧化锆纳米粉:5G手机“背后”的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