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科技的“种子”种进农户心田
今年夏天,安徽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种的小麦亩产再创新高,1200多亩现代农业示范田里的小麦亩均产量超过800公斤。
8月,顶着似火的骄阳,对口联系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淙祥合作社)定点帮扶科技特派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作物栽培研究室(以下简称作物所栽培室)主任乔玉强,再次来到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查看大豆、玉米苗情。天气闷热,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衣衫,但乔玉强毫不在意,对他来说,这种工作场景再平常不过了。
“我被派往淙祥合作社担任科技特派员,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了。淙祥合作社的成绩让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也是对我们农业科研工作者的鼓励。”乔玉强说。
合作社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乔玉强出生在淮河岸边的颍上县农村。他从小跟随父母务农,感受到了“一个汗珠摔八瓣”劳作辛苦。乔玉强立志为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发奋努力。
乔玉强2008年博士毕业后,来到作物所栽培室,从事旱粮作物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多年的科研实践,让他成长为作物栽培研究室主任、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岗位专家。
2012年,乔玉强和他所在的小麦栽培与耕作团队,受委派协助帮扶淙祥合作社,乔玉强团队还成功申报获批了安徽省第一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此后,淙祥合作社仿佛成了乔玉强的第二个家,每年他都要来这里待上好几个月。
“今年女儿高考,我还是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淙祥合作社的科技帮扶上。”谈及此事,乔玉强脸上满是对家人的亏欠。
炎炎夏日,烈日暴晒下,室外温度超过40摄氏度。在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乔玉强正与徐淙祥一起查看田间苗情,指导玉米大豆带状种植田间管理。汗水早已湿透衣衫,但对乔玉强来说,这种情况他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让科学种田方法“听得懂、传得开、立得住”
“刚刚在淙祥合作社开展试验时,当地群众看到我们在田里划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稳经济促发展科技创新带来不竭动力
- [资讯前沿]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有的放矢)
- [资讯前沿]虚拟电厂,电力“智能管家”(科技大观)
- [资讯前沿]冬季运动服装材料“黑科技”亮相服贸会
- [资讯前沿]“羲和号”探日成果发布,实现多项国际首次相距1.5亿公里,给太阳大气做CT(科技自立自强)
- [资讯前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助建科技创新高地的大国重器(开卷知新)
- [资讯前沿]问天实验舱开展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实验在中国空间站种植物(科技自立自强)
- [资讯前沿]我国卫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 [资讯前沿]李克强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实抓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
- [资讯前沿]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