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前沿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基础研究做好了科技创新的“地基”就夯实了

本信息由中国舆情网大数据平台根据信源规则识别收录,仅供参考。 时间:2023-02-25

原标题:基础研究好了 科技新的“地基”就夯实

  盖房最重要的是打地基。对于科技事业大厦而言,它的“地基”就是基础研究

  2月21日,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的必由之路。

  各地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及科技管理部门纷纷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称我基础研究“迎来又一个春天”。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基础研究,为何而究?若非科技工作者,很多人都对此一知半解。

  “科研工作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从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宋燕指出。

  多年来,宋燕一直围绕新型炭材料制备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以及应用目标的重大系统集成进行创新。“我们要不忘献身科研的初心、科技报国的使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敢于担当!”她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湖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感受到了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之高、殷切期望之大、任务要求之明。他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加强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驱动力,是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根子所在。作为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该院将主动对接国家、省级重大战略部署,围绕主要农作物、畜禽品种选育,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标准建设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黄仁良博士团队,从东乡野生稻克隆出世界首个促进水稻与丛枝菌根高效共生基因。如今,他们选育的“赣菌稻1号”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已达5万亩,实现减肥用量近25%。黄仁良表示,作为水稻育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将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尽责出力,在加快种业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上彰显新担当。

  加强战略布局顶层设计

  “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朱红惠对这句话印象最为深刻。她带领的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去年,该所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

  “我们将建设国家农业专利与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提升我国在微生物种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朱红惠说。接下来,该所将加快推进微生物种业自主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微生物种质资源;打破资源分散、共享利用不足的瓶颈,使微生物种质资源“活”起来。

  搞好基础研究,需要管理部门强力助推。去年,宁夏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顶层设计,首次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工作进行全面和系统部署。

  为强化基础研究力量,宁夏还启动了自治区实验室、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平台建设,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经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由2018年的1000万元增至2022年的8500万元。

  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首席专家胡震看来,强化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还需要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曾担任过“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和“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的胡震,深知基础研究在深海探测领域的重要性。他表示,目前我国在深海探测、深海开发领域,还需要高精尖的探测手段、探测材料和先进的电子信息产品做支撑,这些都离不开基础研究。

  “特别是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要打通理论到技术到装备再到应用的链条。”胡震指出。

  创新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搞好基础研究的重任,最终都落在了科研人员身上。

  刘晓洪建议要加强与名校名导对接,有针对性地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1+3+9”人才发展体系,为人才创造更多条件的同时,也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也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避免培养的人才与产业需求脱节。”胡震认为,要强化人才评价改革,鼓励进行天马行空的探索;允许基础研究走弯路、宽容失败,不因短期效益无法实现而放弃。

  最近,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教授王海龙放出一个“大卫星”。传统层状正极材料NMC(镍锰钴)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比容量,能够大幅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但是全球钴矿资源稀缺、供应链不稳定,导致采用NMC的动力锂电池成本明显高于燃油发动机。王海龙提出阳离子空位协同Al(铝)替代策略,制备了新型无钴层状正极材料,并联合清华大学何向明教授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阳离子空位显著降低了锂离子迁移激活能与能带间隙。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能源材料类顶刊《先进能源材料》上,并入选封面文章。

  “这是我校工科最高影响因子和影响力的文章。成绩的取得除了得益于自治区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对高水平实验室的支持,也得益于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宁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基础研究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协同攻坚。科研人员的字典里,“融合”二字很关键。

  作为一所理工科见长的综合性高校,天津大学这项工作走在了前列。近年来,该校逐步构筑起底蕴厚重、特色鲜明、水平卓越的基础学科生态。基于此,天津大学获批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牵头建设天津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支撑其他学科发展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奏响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强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基础研究这条路该如何走?

  “我们深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去年9月,中国舆情网,学科交叉中心揭牌。”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介绍,中心将先行建设应用数学、医工融合等6个分中心,聘请23位战略科学家聚焦交叉人才培养、大型仪器共享等机制改革要点,共谋学科交叉中心未来。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温晓东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长期从事能源转化过程前沿基础研究的他,202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新时代下,基础研究还要融入国际科技发展潮流。毕竟,形成可长期持续的科研体系,破解人类共同发展难题,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温晓东如是说。

  雨水过后,万物复苏。采访中,各地科技工作者都表示,相信我国基础研究的春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记者王迎霞 金凤 陈曦 叶青 魏依晨 吴纯新 实习记者韩荣 通讯员何徽 郭新富)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