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训练师:让机器更“懂”人类(新职·新知③)
打开电脑,将采集的风声、雨声、溪流声等声音数据输入,舆情网,“清洗”掉夹杂其间的噪音,对助听器数据模型进行“训练”,测试模型在真实场景的灵敏度……伴随着手指敲击键盘的“啪嗒啪嗒”声,腾讯天籁实验室人工智能训练师付聪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这个被称为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职业逐渐壮大。作为“数字职业”之一,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出现,加速了人工智能由技术研发走向行业应用的过程,将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模型不断“喂”数据
每次出门时,付聪总会在耳朵上戴一个大“耳环”。
这个“耳环”其实是一个测试版的助听器。“耳环”里的声音各式各样,有呼呼的噪声,有尖锐刺耳的吵闹声……这些经过助听器放大后产生的噪声,是很多佩戴助听器的听障人士长期面临的困扰。
付聪和他的团队正在尝试利用算法设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训练”数据模型,让助听器更加“智慧”地降低噪声,让听障人群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舒服。
付聪解释说,助听器数据模型很小,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场景进行优化,很多场景充满挑战,“比如一个听障人士在餐厅吃饭,周围有很多人说话,他想跟对面的人聊天,四周声音特别嘈杂,作为一个正常人都可能听不清楚,更何况一个有听力障碍的人?我们希望利用模型,把需要的声音提取出来,降低噪声,帮助更多听障人群”。
理想很丰满,但是实际的模型算法研发过程却像是一场反复进行的“战役”。
模型的研发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模型训练、场景测试、调整算法,经过几次迭代之后再测试、调整,“如果测试结果不理想,需要把这个过程再走一遍,直到得到最优效果”。付聪说。
数据采集要有针对性。为了让模型更“聪明”,需要针对不同场景采集各种特殊数据。付聪和团队成员不仅需要到早晚高峰的地铁、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