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鼓吹台商回流 台商不以为然
近期以来,台当局鼓吹台商回流政策,台当局领导人更是要求有关部门把今年台商返台投资的金额目标订为5000亿元新台币。但在台湾工商界人士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们表示,台商不是喊回来就能回来,产业布局的调整没那么容易做到。
不能只会喊口号
“当局要台商回台投资不能光画大饼、喊口号,只讲原则而没有实质的‘政策牛肉’,这样最终会绑死台湾经济。”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明璋认为,台当局希望台商回流,总要拿出具体政策来才行,台商只有看得到红利才可能回来。
大陆全国台企联发言人叶惠德说,中美经 贸摩擦升级确实对台企产品出口美国有影响,但这不意味着台企回迁岛内就能避风险、降成本。“光迁一个厂要重新投入许多成本,况且台湾各项生产要素的成本还是很高。民进党当局的这些口号说穿了只为拼选举,而非经济考量。”
三三会副会长林伯丰表示,如果用空泛的口号或一个单纯的期待就想让台商回流、在台湾建立产业链,这是难以实现的。倘若台湾要把相关产业链建立起来,需要思考的层面与范畴相当多,包括技术、资金、人力等,这些内容都要有相当精细的规划,也要有较强的执行力才能落实。“台当局应当好好思考如何让台湾的投资环境变得更好、更友善、更有利于台商进行产业布局。”
“五缺”问题待解决
台商回流的主要疑虑在哪?林伯丰说,岛内的“五缺”问题仍待解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所谓“五缺”,就是台湾面临的缺地、缺电、缺水、缺人才、缺劳工的问题,这些因素影响了跨国公司和台商在岛内的投资意愿。
台企力晶集团创办人暨执行长黄崇仁认为,现在民进党当局在搞“非核家园”,如果台商回流,那么电在哪里?还有劳工和土地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都应提供细化资料,告诉大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和举措,这样才能让台商放心回来。“我们现在在台湾找地建厂就找得很辛苦,万一没电更是会吓得要命。这种情况下,谁能没有疑虑呢?”
“有些生产线无法全自动化运作,需要人力协助。但是企业能否在台湾招到足够数量的业务员,来完成这些零组件的生产呢?”许胜雄忧心忡忡地说道。
对于台商回流可能引发的缺地问题,台“经济部次长”王美花直言,目前通过审核的台商大多在台湾有厂房,但后面申请回台的企业就未必都有现成厂房与土地。假如回流数量继续增加,那么土地等方面的供给问题需要仔细规划考量。
大陆依然优势多
“蔡英文声称台湾要抛弃‘台湾接单、大陆制造、出口美国’的三角模式。但问题是少了大陆那一角,新的一角在哪里?”陈明璋表示,尽管中美贸易战仍在进行,但两岸乃至全球的经济链还是相互依存的,台湾不可能单靠自己生产所有东西。
北京大学台籍教授林毅夫认为,相较而言,大陆仍然是台商机遇最多的地方。“中国大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着数量可观的中产阶级,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经济规模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发展潜力巨大。”
许胜雄坦言,中美贸易战对台湾电子业是严苛的挑战与考验,从贸易战开打以来,台商就着手进行新的规划与布局。但是,大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业供应链建立得非常完备,这不是其他区域可以相比的。因此要台企从大陆完全移出,困难很大。“因为这牵涉到整个产业链的问题,比如生产1台电脑需要一两千个零部件,台湾难以完整供应所有的配件和材料。因此,这段日子虽然有些台商的部分生产线移回了台湾,但是相当大的部分还是会留在大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