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三农舆情 > 村镇一品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为乡村振兴铸魂——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乡风文明建设纪实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10-29
导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新任务,如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把新一轮乡风文明建设引向深入,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全面繁荣,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考题。 被誉为“苏北第一区”
原标题:为乡村振兴铸魂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新任务,如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把新一轮乡风文明建设引向深入,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全面繁荣,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考题。

  被誉为“苏北第一区”的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从强化文化引领作用破题,形神共抓,在顶层设计、载体建设、主流价值观培育、文化新动能打造等方面全面发力,以文化发展推进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措施创新,百姓称道。

  建平台、搭舞台,乡村文化“舞”起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从传统到现代,从碰撞到融合,从理念到产业,一代代铜山人在浓郁的地域文化浸润中,沉淀出的敢为人先和改革创新精神,已成为铜山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7年,全区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市辖区第30位,继续保持苏北第一。

  进入新时代,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响彻全国,铜山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大旗也开始迎风劲展。区委书记王维峰说,物质文明、精神建设要齐头并进,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必须补上。铜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既“塑形”更“铸魂”,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用文化引领乡风文明路,牵一发而利全局,符合战略所需,切合时代使命。

  铜山区委、区政府把农村文化工作当作乡村振兴“铸魂”工程来抓,首先从顶层设计上确立文化建设的地位,今年4月,印发《铜山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7月,颁布《铜山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考核细则》。

  为活跃乡村文化,“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至2020年,确保全区所有镇(场、街道)每年完成“四个一”(一件戏曲或曲艺作品、一件音乐作品、一件舞蹈作品、一个特色文化活动);所有行政村做到乡村文化“三个一”(有一个文化带头人、有一个道德讲堂、有一支广场舞文化小分队),同时广泛开展广场舞大赛、迎春百姓春晚、少儿春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9月30日,铜山区第三届广场舞大赛进行决赛,与过去两届不同,今年的比赛由每个行政村组织一支参赛队伍参加镇级比赛,优胜者参加区级决赛。在正式比赛之前,由区文化馆选派教练对各参赛队伍进行指导培训,保证了参赛队伍的技能和水平。

  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引导农民摒弃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铜山区结合各镇村的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和培植积极向上的“乡土文化”,提升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精气神”。

  评模范、树标杆,乡风民风“美”起来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铜山区的乡风文明建设正是在辩证的文化观中重塑起了内涵丰富的核心价值体系。

  铜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波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性格的重要表征。全区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致力于培育厚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这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

  铜山坚持以价值观的力量,为人生赋值、为乡村定规。近年来,铜山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复制推广潘楼村“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经验、充分发挥道德讲堂作用等,开展了“铜山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村村评好人,镇镇树模范,挖掘、树立出越来越多的身边榜样。

  为充分发挥好人引领作用,铜山利用文明一条街、文化墙、宣传栏、道德讲堂等宣传文化阵地,开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勤劳节俭等方面的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近两年来,铜山区,每年都会评出各类好人、模范近千人,“好人文化”已经成为铜山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为让“好人受尊重,好人有好报,好人得实惠”,2017年10月份,区里制定出台《铜山模范奖励管理办法》,规定:对获得“铜山模范”称号的,除一次性奖励5000元外,每月还给予500元的奖励金;每年组织免费体检一次;由区委、区政府设立“模范帮办处”,及时解决铜山模范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连续两届荣获“铜山模范”荣誉称号的,雕像塑在铜山好人园,并优先向徐州市好人园进行推荐。

  乡村振兴,村级党组织处在最前沿,支部书记是最直接的组织者与实施者,铜山区通过开展支部规范行动、阵地提升行动、书记领航行动、党员培优行动,村级党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和广大农村党员既带着群众发展致富,又带头发展乡村文化、引导乡风文明。三堡街道潘楼村党总支书记张衍刚20年如一日,坚持用优美环境改变人、文明评选塑造人、关爱工程感染人,带领村民把苏鲁边界“户户有光棍、家家茅草屋”的穷乡村,打造成全国文明村,建成了苏北深处“小江南”。

  聚民心、凝合力,乡村发展“强”起来

  优秀的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铜山区委书记王维峰说,从文化软实力到发展硬功夫,全区以乡风文明建设为载体,激起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随着乡风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用不断优化的村庄人居环境培育文化、涵养文明,已成为铜山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近年来,全区先后投入12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现了农村与市区“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新修农村公路和户户通道路759公里,初步实现了农民出门就有水泥路,村里能坐公交车的夙愿;新聘教师838名,新建和改建中小学、幼儿园93所,缓解了农村孩子上学远、上好学校难的困扰。

  铜山区提出把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仗”,重点开展好“百千万”工程。百,就是打造100个先行示范村,做到有看头、能参观、叫得响、可推广,做到点线连成面、盆景变风景,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一域一特色的大美格局。同时,通过村庄整治,引导形成产业发展新业态,西李、北村、汉王等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特色旅游,把生态变成摇钱树,把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变成聚宝盆。千,就是全面推进千村整治,到2019年8月全区1272个自然村,除了启动搬迁的外,进行全面整治、全面提升,不留死角、不留空白,整体换新颜。万,就是努力推进万户集中居住,对居住质量差、整治成本高、居民不满意、中心城市各项建设涉及面积大的村庄,实施集中居住搬迁。

  如今,放眼铜山乡村,既有田园风光型,又有生态山水型,既有红色文化传承型,又有历史文化保护型。柳泉镇的北村、利国镇的西里村等一大批村庄,已由过去的冶铁采石脏乱地变成了今天宜居宜业又富有文化特色的新家园。柳新镇闫海子村全体村民为表达对新环境的喜爱与维护之情,主动出钱并委托村委会统一购买红灯笼,家家悬挂于屋檐下,成为了全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眼下,村民们正围绕村里的农贸市场做文章,农产品零售、批发、运输生意越做越大,黄西村也成了全区有名的蔬菜集散地,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两万元。村集体也办起了两家公司,加上房租等,今年收入预计将达500万元。

  乡村文明程度日益提升、农民生活日新月异、村级主导产业蒸蒸日上,铜山区乡风文明建设带来的农村全面进步,也给全区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引力。今年以来,华录淮海数据湖、慧影医疗、启明星辰、滕云天下等一批项目在铜山密集落地,大数据、大健康、大文旅和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3+3”产业,已经构建起现代产业新版图,经济总量在淮海经济区率先跨入千亿级方阵的铜山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悄然形成。(徐守军 记者 陈兵)

编辑:admin
中国舆情网
时代网评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