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多彩贵州行之大扶贫
九丰农业园内硕果累累。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视察时,鼓励当地干部群众:“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让千百年来贵州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彻底撕掉贫困的标签,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在今年7月1日举行的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该省委主要领导这样说。
虽然说贵州的脱贫攻坚任务还未全面完成,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快速解决。行进在贵州大地,除了密布的交通网,映入眼帘的是碧绿的群山,漂亮的民居,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昔日的“荒茅田”演绎成美丽的花茂村,且形成“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的格局。“花茂实践”就是贵州脱贫攻坚成功的一个缩影。
花茂村曾因当年的苟坝会议,烙上了红色印记,几十年来,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扬。
10月25日,当记者走进原名“荒茅田”的花茂村,得知这个典型贫困村,通过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建设,充分发掘乡村文化,仅用几年工夫,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特色高效农业的有机结合。如今的花茂村,建起了18家农家乐、14家乡村旅馆、28家特色产品店等,当地的土特产品已卖到全国各地,带动了400多人就业。陶艺街上一家陶艺馆内,村民母先才正忙着制作陶器。据介绍,他每年能卖出陶器2000多件,收入超过40万元。为了防止烧制陶器污染空气,他还主动将老土窑改造成电窑,因为“美丽花茂来之不易,必须珍惜”。村里引进山东客商合作建设九丰农业园,实行村民以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机制,用市场力量带动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目前,仅在农业园务工的村民就超百名。随着当地产业的日渐兴旺,许多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了,全村外出务工人员由3年前的20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不足300人。
花茂村变成景区后,许多村民纷纷端上了“旅游饭碗”,生活越过越美。据介绍,去年花茂村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的1.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则由2014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201万元。漫步花茂,不时会遇到远道而来的游客,灰墙白瓦的黔北民居整洁宽敞,各色店铺生意红火,处处充满欢声笑语,所映衬的是富裕之后的农民惬意生活。那种“百姓富、生态美”的图景,让记者好生羡慕。
而在遵义市汇川区,当群众演员,做景区员工,建乡村旅馆,开农家乐,这种“旅游+扶贫”的双轮驱动,让大旅游领跑着这里的大扶贫。据《娄山关大捷》实景演出景区负责人介绍,他们聘用的当地群众演员有220多人,其中八成是当地的贫困村民。而在曾是省级一类贫困村的海龙屯,以前多数人家只种水稻、玉米,如今却开起了商铺、办起了农家乐等,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万元。目前,许多人前往汇川,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品农家情、购农家物、干农家活,体验乡愁。为了满足不断升温的乡村旅游,汇川已建起12个乡村旅游点、641家乡村旅馆,年接待游客332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20多亿元,惠及农村贫困人口3.2万人。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一些农民还把当地的土特产品摆放到房前路边,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选购。
在平塘县,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农家,一间间砖瓦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根,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在贵州,一个个由点、线、面组成的乡村大公园,渐次铺展出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在为游客提供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增加了当地百姓的收入。通过精准扶贫,产业支撑,苦干实干,脱贫攻坚战捷报频传。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彻底撕掉贫困的标签”已为期不远。(记者 杨 敏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