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重新激活实体书店
近日,北京市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优化行政审批、完善财政金融扶持、促进创新发展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政策安排,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将打造200家特色书店。这是继前不久天津市发布扶持实体书店新办法之后,地方政府层面出台的又一个有力举措。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化消费的多元以及经营成本的上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实体书店发展面临不小挑战。统计显示,2005—2013年,国有书店共减少1944家,民营书店共减少3801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016年,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专门强调要推动全民阅读、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实体书店或重装升级、或引入多元业态,进入了新一轮的复苏期,一些业外资本也纷纷看好书店业态,投资开办新书店。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然而,阅读不可能只依靠网络就能得到完全满足。实体书店,无疑是读者畅游书海的一个理想港湾。书店不仅是出售图书的场所,还是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聚集地,传播着文化气息。读者在这个精神家园中翻书、找书、买书,如同经历一次次的精神洗礼。一些人会有这样的体验,一两周不去书店逛逛,就感觉少了点什么。在不少人眼里,有实体书店在,我们的文化就实实在在地坚守在那里。
需要看到的是,一些实体书店之所以影响越来越小,甚至变得举步维艰、经营困难,也跟行业自身经营僵化、千店一面、布局不合理等有关。例如,全国12000多家新华书店门市网点,基本上都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而社区书店、乡镇书店、校园书店等则相对稀缺,老少边穷地区的书店资源明显不足。此外,实体书店在销售渠道、读者体验、读者参与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短板。
激活实体书店,不只是进行资金输血就能轻松实现。更重要的是,书店是否满足了读者需求、让人在购书过程中享受到愉悦?能否让读者把逛书店当做一种生活方式?现实中,有的书店营业空间逼仄,分类杂乱,店面混乱,缺少必要的导购,也不举办任何让读者参与的活动。有的“新型书店”顶着书店的牌子,主业则是售卖食品、文具、咖啡等商品,几乎没有可供挑选的新书。还有不少书店,陈列的书籍缺乏精品,无法满足读者需要。实体书店要想在图书市场上赢得竞争,关键还是要找准定位,明确自己的比较优势、市场价值。
阅读的体验精妙无比,实体书店的灵活运营也潜力巨大。今天,书店+美术馆、书店+展览、书店+文创、书店+旅游等实体书店新业态应运而生;从单一售书转向多元复合,已成为实体书店发展的新趋势。而吸引读者,最终还得靠扎实的精准服务,有效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需求。此前出现的无人值守书店、24小时书店、共享书店等,都是有益的探索。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书店的吸引力,逛书店就能成为文化生活的新时尚。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24日 09 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