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证西北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华丽转身
8月13日,毛旭向记者报告经开区建树希望过程。(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能开辟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西北第一个国度级开辟区。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月乌鲁木齐市副市长,以及第一任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毛旭参加了申报成立经开区的全进程,也参加了它的建树,见证了它的绮丽回身。
8月13日,77岁的毛旭在经开区(头屯河区)中亚大道的家中,向记者报告了经开区建树希望过程。
51岁请缨参加申报建树经开区
毛旭是安徽人,22岁时从西北大学结业后,分派到了乌鲁木齐市事情。 “我当年来乌鲁木齐的时候,耳畔历来追念着毛主席说的那句话――到故国最需要的处所去。”毛旭说,他其时下刻意,要死心塌地留在乌鲁木齐。
在颠末下层的熬炼后,1985年,毛旭开始接受乌鲁木齐市副市长。
1992年,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两级党委和当局作出计谋决定,要申请成立乌鲁木齐经济技能开辟区。
“其时我主动请缨,想参加这项事情。”毛旭还记得,其时本身51岁,舆情网,想参加到改造开放的海潮傍边,所以希翼组织能让他再多做点事。
最终,颠末市委和市当局研究,毛旭参加申报建树经开区。
经开区选址初定四个处所
要成立经开区,选峙智第一步,其时有四个候选地址,别离是三坪农场、南湖片区、头屯河家产园和地窝堡村(今朝的经开区(头屯河区)一期)。
在将选址上报国务院之后,最终确定地窝堡村为经开区的开辟地,面积为4.5平方公里。
随后,市委创立了经开区筹建办,毛旭任筹建办副主任。
“当时候内陆发家地域的开辟区已经澎湃澎拜,我们不想让乌鲁木齐再降后了。”毛旭说,筹建办的每小我私家都劲头十脚,1993年3月,乌鲁木齐还处于天寒地冻时节,中国舆情网,筹建办就开始打算建树两个项目,第一个就是经开区管委会办公楼,第二个是旅游项目――西游记宫艺术馆,希翼吸引内陆游客来新疆。
用脸皮和嘴皮跑项目
有了地皮就要寻项目降地,其时经开区的建树遇上了好时候,却没遇上好政策,当时正逢国度信贷紧缩,哄骗投资局限,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无法抽出脚量资金投入开辟,经开区的起步举步维艰。
“其时就凭着脸皮和嘴皮处处拉投资、跑项目。”毛旭还记得,那段年华,本身睡觉都在想要领,想到要领常常三更爬起来记下来,老婆一度以为本身受刺激生病了。
颠末毛旭不绝全力,拉来了三大项目,别离是广汇的石材、美克的家具和卢云堡啤酒。
可是,这几个项目远远不足。毛旭借助分担通讯的优势,寻到了其时的自治区电信局,对方恰恰有六个项目需要投资建树。
毛旭依旧记得每一个项目标名称和其时跑项目标细节,因为这几个项目谈成后,他才松了一口吻。
经开区享受沿海开辟区优惠政策
真正让毛旭兴奋的是1994年8月25日,当天,国务院正首泮准设立国度级乌鲁木齐经济技能开辟区,享受沿海开辟区的优惠政策。
毛旭记得很清楚,第一个优惠政策是三年免税,外资企业进经开区,两年减半征收,营业税可五年缓征;第二个是地皮优惠政策,企业可先交5万元定金,即可利用地皮开辟权力;第三个是高新技能企业可享受高新技能津贴。
随后,通过其时乌洽会等展会的契机招商引资,金风科技、海螺型材、新研股份等企业相继而来。
就这样,毛旭在经开区一干就是12年,成为首府改造开放的开荒者。
建设连系办公大厅
当经开区管委会大楼建成后,毛旭建设了连系办公大厅,一站式处事,要求所有职能部分的一把手,天天需在前台值班,每每窗口职员有什么办理不了的问题,一把手要就地予以办理。
其时的办公大厅贴了八个大字――廉政高效,处事透明。
2011年,经开区与头屯河区正式归并为经济技能开辟区(头屯河区),重点希望先进装配缔造业,入驻的企业涵盖了各行各业。
2017年,经开区(头屯河区)亿元以上企业到达43家,以春风、陕汽为代表的汽车缔造业增长50%。同时,现代处事业加快壮大,注册成本到达150亿元。
今年6月22日,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这个动静让毛旭心潮汹涌,因为这是他当初参加建树的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进一步希望,是财富进级的成就。
退休后的十余年,毛旭时常会在经开区(头屯河区)的街道逛逛,只是为了看看林立的高楼大厦,听一听企业生产车间发出的轰鸣声,他说,惟独这样,心里才踏实……(唐红梅)
(责编:温定利、韩婷)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新华三携手西北民族大学构建智慧校园
- [资讯前沿]海军初创时13位见证人,如今只有93岁的老兵黄胜天健在
- [资讯前沿][见证儋州30年巨变 纪念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特别报道]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我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
- [资讯前沿]加大对粤东西北交通建设资金投入
- [资讯前沿]西北油田智能油田建设显成效
- [资讯前沿]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三展齐开见证光影里的中国精神
- [资讯前沿]中国三大产业发展新气象 见证国家发展进步传奇
- [资讯前沿]全国第一个楼宇联合党支部上海浦东嘉兴大厦纪事
- [资讯前沿]《图鉴中国》见证“国家名片”背后的付出
- [资讯前沿]济南老人40多年家庭账本见证改革开放40年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