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不断线,创新才能“放长线”
科普常态化有现实需要。一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塑着全球经济社会结构,科技创新的高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科学普及的厚度做支撑。科普“不断线”,创新才能“放长线”。二来,科普最终提升的是公众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共享科技进步的福利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科学普及的持续发力。
科普常态化也有条件达成。整个社会对科普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端科普服务也正逐步取代传统科普形式,成为科普工作的新阵地。每一个科学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借助一副虚拟现实眼镜,甚至还能模拟各类科学实验、近距离观察科普基地。
要想促成科普常态化,的确还存在一些现实阻碍。比如,不均衡的问题。从最新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东西部地区科普资源硬件上“东多西少”,东部地区科技馆的建筑面积超过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总和;软件上“东高西低”,西部地区尤其缺乏科普创作人员和优质的科普内容。
面对这些问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破解之道。在继续做好实物捐赠、惠及一部分地区和人群的同时,还要更好地做到虚拟帮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探索传播更多科学内容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构建辐射面更广的在线资源库,让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公众都能体会到科学精神。
比如,科普人员不足的问题。一边是公众日益高涨的科普需求,一边是本就有限的科普人员数量,加之,作为科学普及主力军的科研人员虽然兴趣浓厚,却又因日常科研工作十分紧张,只能挤出时间做科普,影响了科普工作的固定化、常态化。
对此,破解之道在于政府和市场“牵手”、公益和产业并行。无论在科普资源开发、利用、共享上,还是科普产品创造、传播、推广上,市场之手都能有效弥补公共供给不足,提供多元化科普资源。
事实上,包括果壳网、美丽科学等在内的一批优质科普企业和社会力量已经涌现,成为当前原创优质科普资源开发的生力军。这也提示我们,在公益模式之外,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探索科普公益性与市场化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保证科学传播的质量和广度。
打破现实阻碍的方法找到了,关键还要看如何落地。当我们真正做到了高质量科普“不断线”,更多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内心追求科技创新的种子就会被种下。或许,若干年后,其中的一粒就能爆发出改变世界的力量。对此,我们始终充满期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