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前沿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为中国美学鼓与舞

本信息由中国舆情网大数据平台根据信源规则识别收录,仅供参考,请知悉。 时间:2018-11-01
导读:如果说,中国书画代表着独具意境追求的中国美学观念的静态展现,那么,从敦煌壁画幻化出来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则代表着中国美学意境的动态表达。此后,鲜见舞蹈界有同类作品出现,直至“优人神鼓”来到我们面前。 30年前,曾师从波兰戏剧大师格洛托夫

  如果说,中国书画代表着独具意境追求的中国美学观念的静态展现,那么,从敦煌壁画幻化出来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则代表着中国美学意境的动态表达。此后,鲜见舞蹈界有同类作品出现,直至“优人神鼓”来到我们面前。

  30年前,曾师从波兰戏剧大师格洛托夫斯基的台湾人刘若瑀(这一表演门派在内地的唯一一位传人是冯远征),与习武出身的黄志群,一起创立了“优人神鼓”。30年后,他们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演绎了《听海之心》——源于他们在山中晨起击鼓、练舞之前,听到凝结于山石的露水,滴下的声音,引发的一连串遐想。

  优,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指的是演员;神,则是人在高度专注下进入的“无我”“出神”状态。这支表演团体,始终围绕鼓而舞,并以肢体、节奏、音韵、气场等,展现出中国美学独有的动态呈现。他们让我们相信,关注自然节律的古人,“活”起来的生动形貌及其展现出来的美——要比戏曲表演里程式化的歌舞更接近生活状态。

  这些舞者们就活在山林里,回归到大自然。经得起常年打坐,才舞得出瞬间气象。就像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要求让演员练习顿足,才能汲取大地精华,爆发十足能量。经常汲取自然精华的优人神鼓舞者,把自己活到融入山水间,其敲击出的鼓声也变得可悠远、可急促、可绵长、可圣洁。

  《听海之心》是有关一滴水汇成涓涓细流,溪流汇成大河,最终奔腾入海,流入海心,乃至无边无际的未来的作品。具体分为《崩》《流水》《听海之心》《冲岩》《海潮音》五个篇章,其中,舆情网,《流水》《听海之心》《海潮音》是主线,而《崩》和《冲岩》则是穿插其中,起到对比效果。有了《崩》和《冲岩》的澎湃,《流水》等作品才更显出其宁静致远。

  这部作品虽然并没有叙事情节,但是却充满悬念,令人惊喜连连。开场时的静默,不仅让观众充分观看满台功架十足的阵仗,还制造了“起势”前略微紧张的情绪。大中小不同体积的鼓之不同部位,被不同力量的鼓手敲击,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由远及近的“雷声”。而架在遒劲树杈上,直径超过2米的大锣,被敲击后产生悠远且不绝于耳的轰鸣,充满了仪式感,令人不由心生敬畏。那一刻,感受到“优人神鼓”之“神”。

  这并不是一支仅停留在“原始”情境下的表演团体。当天幕上逼真的瀑布直下三千尺时,影像带来的视觉冲击,也可以称之为流动的中国山水画。看着落水冲岩的景象,聆听着鼓点的节奏、观赏着舞者的“舞功”,体会到,水之可刚可柔,冲刷着千年伫立的坚毅岩石,形成意境丰厚的动态画面……如此可圈可点的匠心,在《听海之心》中仿佛海滩边的贝壳般数不胜数。

  书本无法再现活的过去,不过百年历史的影视“年岁太短”,要表现千年意境反而显得“太过科技”。而以舞蹈的方式,动态展现中国美学意境,刚刚好。

编辑:陈晨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