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延安精神建设幸福新延安(2)
延安高速路网。
从遍地黄土到“圣地绿”
11月14日,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参观的吴宏告诉记者:“我是从浙江过来的,20多年前曾来过一次延安。当时在延安转了一圈,白衬衣的领子和袖口都变黑了。这一次来延安已经两天了,衣服是干净的,皮鞋没有上油还亮亮的,延安生态环境变化太大了!”
20年前,延安给人的印象是,遍地黄土,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风沙肆虐。经过20年退耕还林,如今的延安,草木葱茏,绿意盎然。
1998年,吴起县率先在延安市拉开了“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序幕。
吴起县庙沟村种草大户张永发回忆说:“自古以来羊就是放养的,你让把羊圈起来那怎么行?但是,县里的领导一次次地给我们做工作,我就把种粮的一架山全种了草,开始舍饲养羊。实践证明,这条路是对的。这样做不仅绿化了荒山,还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让我们有了自己致富的产业。”
1999年,延安市开始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
如今,从卫星遥感图上看,延安37037平方公里土地上,绿色已成为主色调,黄龙山、子午岭与三北防护林融为一体,镶嵌在黄土高原腹地。
如今,距离延安市区45公里的南泥湾,一幅幅捕鱼种稻的生动画面,再现了陕北江南好风光。宝塔区南泥湾镇张彦斌承包的一片200亩水坝,是当年359旅的战士们打起来的一个农垦水坝。张彦斌说:“20多年前,这里是一条臭水沟,只要下雨就不能走路。现在,路通了,生态变好了,我2014年承包了这个水坝养鱼,一年产40万斤鱼,年盈利160万元。”
二十载荒坡植绿,延安植被覆盖率由46.1%跃升至81.3%,焕发出山清水秀、清新宜人的勃勃生机。延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为延安群众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如今,延安每年生产超百亿元的绿色食品。
二十载退耕还林,英雄的延安儿女在黄土高原浓墨重彩地涂抹了一片绿色发展的“圣地绿”,谱写了一曲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史诗!
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 照片均为通讯员 周志彬摄
从“红色圣地”到智慧城市
改革开放40年积聚的力量,如春潮般在革命圣地延安澎湃激荡。
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延安,正在建设智慧城市,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依托“联成一张网”的大数据云计算模式体系,5月29日,延安市在我省率先建成上线全市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是推动行政审批制度和“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通过“一号一窗一网”将可网上办理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优化,群众网上填报资料、部门网上审批、证件免费快递到家,形成了“智能融合、数据服务、一网到底”的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方式。
“今天过来办理房产证业务,一进门就被机器人‘小途’吸引。通过简单的对话,可以咨询到办理事项的流程。在网上提交资料,节省了很多时间。”11月14日,延安市安塞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刚办理完业务的市民郝明玥满意地说。
40年前头戴白羊肚手巾的延安人,如今,只要打开手机,办事查询可以像网购一样方便。
自2017年7月28日以来,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成为延安新的“民意直通车,政风监测仪”。市民只要拿起手机拨通12345,就可以随时随地咨询政务信息、寻求政府帮助、监督行风政风和发表意见建议。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一年来,共接收群众来电及信息17.2万余条,受理市民诉求7.8万余件,公共服务事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提升至99.21%和89.45%。
依托“互联网+”,延安人民建起智慧城市。走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为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等5大类23处重点公共区域,“i-Shaanxi智慧延安”统一标识随处可见。目前,延安开通无线APP点位360个,累计上网人数突破42万人次,并且正在从城区向各县区延伸覆盖。
通过“微信医保支付”,延安老百姓看病不用排队就可以在线享受智能就医导诊、网上预约挂号、线上医保缴费、线下扫码买药、查询电子报告等就诊全流程在线服务,一次就诊平均节约42分钟,赢得了老百姓频频“点赞”。
在革命圣地延安,公交车门上的乘车二维码、投币箱旁的扫码摄像头,只要拿起手机,在0.3秒内就能完成扫码支付,48条公交线路422辆公交车实现了城区扫码支付全覆盖。
改革开放40年,红色的延安焕发出全新生机,智慧的延安正在成为新的焦点。 记者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