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点了这12个城市的名!意义重大!
2018年11月29日傍晚,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12个城市被点名、并赋予重任。
近年以来,国家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先后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列入了国家战略,在全国各地画了很多个圈,试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正当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央、国务院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应该说是意义重大。
本文重点不在于评价新机制,而是试图从文件的表述,来看哪些城市在中央心目中地位更重,承担的使命更多。
在这份文件的第二节,有这样一段话,非常值得细读,引述如下: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
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协调对接,推动各区域合作联动。
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此外,在这一段话的前部,还有下面一段话值得注意: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
由此可见,在谈论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时,中央首先想到的是以下12个城市和两个区:
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通州)。
这些城市被点名,意味着什么?
1、虽然国家在各地画了很多个圈,但真正成为国家战略的是,只有以下几个:“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
日前高层曾在上海表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所以还要加上“长三角一体化”。
至于“海南自贸区+自由港”,事实上也享受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待遇,但表述的时候似乎跟上面几个略有差异。
其他的区域发展战略,比如关中平原城市带、淮海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都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
2、在上述五到六个国家战略里,“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文件里着墨最多。
其中“雄安新区”和“北京副中心”的规划建设,都曾被称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还被称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3、北京等12个城市被赋予重要使命。
文件里四次提及北京(“京津冀”这种组合不算),显示北京是最重要的城市。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里,国家还是提了“北京+天津”的双中心概念,虽然北京汇聚的资金已经是5.3个天津,但天津毕竟是直辖市。
在提及“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时候,中央只点了上海一个城市的名,而没有提及杭州和南京,这一点值得关注。
至于“粤港澳大湾区”,则提及了四个城市、四个中心——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注意,这个顺序不是基于经济能力,而是政治地位。之所以要在这个区域提及4个城市(4个中心),是因为大湾区涉及3个关税区,至少要提及三个城市,这就是香港、澳门和代表广东的广州。不提及深圳显然又过不去,因为深圳正在成为这个区域经济总量的老大。所以,最终提及了四个城市,树立了4个中心。
在上述三大区域之外,文件“打包式”地提及了其他几个城市——“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4、为什么是“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而没有长沙、合肥,也没有提及东北的城市?
原因很简单,重庆等5城市都是“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中央一共认定了9个“国家中心城市”,全部在本文件里提及。不是“国家中心城市”而被提及的,是香港、澳门和深圳。
至于杭州、南京、沈阳,甚至青岛、厦门、长沙等,都尚未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也不是公认的一线城市,更不是独立关税区,所以都没有被提及。
由此可见,提及哪个城市、不提及哪个城市,文件起草者是非常讲究的,这里面有强烈的政治秩序在里面。
5、长三角未来是“单中心结构”吗?
毫无疑问,本文件重点提及了中国的5大经济区: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西部、中部。
但值得玩味的是,京津冀是“北京+天津”的双中心,大湾区是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的“4核结构”,西南城市群是“重庆+成都”的双中心,中部经济区是(武汉+郑州)的双中心。只有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和长三角(上海)是单中心。
关中很小,也只能是西安为中心,这没有讨论余地。
但长三角不同,面积很大有26个城市。其中杭州体量已经达到上海的35%,南京达到了上海的30%左右(汇聚的资金总量),杭州、南京实力之接近上海,远远超过了天津之接近北京。以长三角之大,只提上海这一个中心,似乎不太妥当。
但遗憾的,南京和杭州既不是一线城市,也不是直辖市,也没有拿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头衔,所以竟然在这样重要的文件里隐身了,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最近,上海和江苏、浙江在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的规划,涵盖的城市除了上海,还有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舟山、宁波等7个城市,也没有杭州和南京。
最后的结论:
1、通过文件,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的主要城市,在中央心目中的地位。上述12个城市,当前地位最重要。
2、未来,国家中心城市还会扩围,深圳、杭州、南京、沈阳等城市还有机会,厦门青岛或许也有机会。至于未来会不会在“国家中心城市”之外,定出更高规格的“世界城市”(坊间传闻是“北上广深”),有待观察。
3、虽然有些“国家中心城市”比如郑州、西安经济体量不算大,但未来前途无量。因为这些城市会在各种规划中“源源不断地占便宜”,而且它们还会获得本省资源的强力支持。
附: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201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