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减产74亿斤!国家统计局:仍属丰收年景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13158亿斤),比2017年减少371万吨(74亿斤),下降0.6%。全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位水平,属于丰收年景。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首席统计师侯锐对今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解读,一起接着往下看。
△2007-201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数据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
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2018年,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库存较多的稻谷和玉米种植,扩大大豆种植,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初步统计,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6亿亩,比上年减少1428万亩,下降0.8%。因播种面积减少,粮食减产107亿斤。
1谷物播种面积减少
2018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95亿亩,较上年减少1619万亩,下降1.1%。其中稻谷4.53亿亩,比上年减少837万亩,下降1.8%;小麦3.64亿亩,比上年减少360万亩,下降1.0%;玉米6.32亿亩,比上年减少404万亩,下降0.6%。
2豆类播种面积增加,薯类面积稳定
2018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53亿亩,比上年增加180万亩,增长1.2%;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增加232万亩,增长1.9%。薯类播种面积1.08亿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略增0.1%。
3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2018年,各地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南、江西两省主动调减单产较低、品质较差的早稻和双季晚稻种植面积796万亩,同时增加单产较高、品质较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面积348万亩;黑龙江主动压缩冷凉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49万亩。贵州、河北两省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主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65万亩。内蒙古、吉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区)采取加大政策补贴等措施扶持大豆生产,五省(区)共增加大豆面积402万亩。
气候条件较为适宜
粮食单产水平提高
1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
2018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7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0.9公斤,增长0.2%。其中,谷物单产408公斤/亩,中国舆情网,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1.1公斤,增长0.3%;豆类单产12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3.3公斤,增长2.7%;薯类单产26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5.1公斤,增长2.0%。因单产提高,粮食增产33亿斤。
2稻谷单产提高,小麦单产下降,玉米单产持平
稻谷单产增加,达46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提高7.3公斤,增长1.6%;小麦单产361公斤/亩,因灾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4.4公斤/亩,下降1.2%;玉米单产407公斤/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大豆单产127公斤/亩,每亩产量较上年增加3.5公斤,增长2.9%。
3粮食单产提高得益于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
①农业气候对粮食生产总体有利
尽管今年夏粮因灾致使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5.3公斤,但整体看,全国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气候条件有利于粮食生产。早稻生长期间,气候条件较为有利,早稻单产每亩提高10.5公斤。秋粮生长期间,除局部地区一段时间发生旱情外,全国大部农区光热充足,降水充沛,有利于秋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9月期间,全国大部农区光温适宜,有利于秋收粮食作物的灌浆成熟和收晒。
②抗灾救灾措施得力
春末夏初,东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情发生后,各地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有关部门抓落实,各地积极响应,采取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和提供技术支持等措施,有效减轻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应当看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始终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最重要农产品。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多年保持在高位水平,粮食尤其是谷物库存较为充裕,种植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我国粮食生产基础尚不稳固,还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粮食供给地区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种植效益低等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人民网
中国乡村之声转载编辑:李沛//责编:白晨//监制:曹畅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2025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现状全面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资讯前沿]2018年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十件大事
- [资讯前沿]我省18个单位(个人)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 [资讯前沿]学霸君入选2018年中国生活服务电商“百强榜”
- [资讯前沿]2018年中国公民新增4个免签目的地
- [资讯前沿]交通银行首席连平:预计2019年中国通胀水平整体走低
- [资讯前沿]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芦山峁遗址和刘家洼东周遗址入选
- [资讯前沿]爱彼迎发布“2018年中国旅行白皮书”及2019年旅行趋势报告
- [资讯前沿]瑞士再保险:去年中国健康保障缺口达8050亿美元
- [资讯前沿]2018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 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