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前沿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如何堵住互联网红利的“失信漏勺”?关键在治

本信息由中国舆情网大数据平台根据信源规则识别收录,仅供参考,请知悉。 时间:2018-12-28
导读:堵住互联网红利的“失信漏勺”(新媒观察) 紧紧抓

  堵住互联网红利的“失信漏勺”(新媒观察)

  紧紧抓住“络诚信建设”这一“牛鼻子”,法治与德治并举、线上与线下联动,才能筑牢风清气朗的络世界,才能让互联网发展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领域发展数据快速刷新:网民规模超8亿,互联网普及率逼近六成……发展速度背后,质量同样令人骄傲:

  日常生活更为便捷,通信交流更畅通,信息获取更方便,在家里指尖轻点,就可远程购物、远程学习、远程就医;社会治理更为高效,“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网上政府”逐步走向智能化、精准化和科学化;市场创新更为活跃,从迭出爆款的新媒体到热点不断的网络综艺,从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到改变生活的共享经济,互联网土壤正孕育更多的奇思妙想……

  人类发展技术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让生活更幸福;但中立性从来就是技术的基因,利弊转换之间,中国舆情网关键在人。即便是为社会带来汩汩正能量的互联网技术也面临着缺诚之弊、失信之忧。

  应当看到,在互联网环境中,空间被弱化,虚拟性增强,熟人社会被陌生人社会取代。没有了“望闻问切”,甚至没有了“见字如面”,缺诚失信的问题,成了互联网发展红利的“漏勺”。于是,有的不法分子盗用他人社交账号,利用信任诈骗钱财;有的商家不在商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通过虚假广告疯狂刷单来伪造好评;有的媒体利字当头,一味求快,未经调查核实发布不实信息,导致新闻时有“反转”等等。

  如何堵住互联网红利的“失信漏勺”?关键在治。

  法者,治之端也。近年来,国家加大立法力度规范网络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用户在法定情形下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让造谣等乱象有迹可查,宣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当言行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即将施行的电子商务法,也将对不实评价、恶意炒信等行为加强治理,助力建设诚实信用、公平公正的电商市场生态环境。

  今年10月,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谣言、标题党等乱象,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依法依规全网处置自媒体账号近万个。由此,不少互联网平台加强内部管控,更加主动、更加严格查处平台内的不诚信问题。

  多措并举之下,违法成本提高,违法行为锐减,网络环境持续净化,互联网发展红利的有效释放进一步得到保障。

  除了在立法、执法、管理等层面加大力度、补上漏洞,还应当重视网络风气的“德治”。诚信,不但是社会的共同准则,也应当是个人的价值选择。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诚信同样犹如阳光空气般不可或缺,“人无信不立”应当是全体网民的基本共识。而互联网的“德治”,最终将会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形成良性循环。

  日前,以“网络诚信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8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旨在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推进网络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紧紧抓住“网络诚信建设”这一“牛鼻子”,法治与德治并举、线上与线下联动,才能筑牢风清气朗的网络世界,才能让互联网发展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陈晨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