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创新工程2018年度重大成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过去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以扎实的人文基础研究为传承,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产出了一批反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的研究成果。这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共完成专著400多部,论文5000多篇,研究报告集、论文集200多部,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百余种。
2019年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办的创新工程2018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其中的24项重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布。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主持。
蔡昉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社科人的寄托,“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努力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舆情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旗帜·道路·精神·使命·目标》丛书分为五大主题,共计五本,体系严密、结构严谨,是十分难得的通俗理论读物。丛书从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相结合的角度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基本内涵、科学依据、价值运用,论述了如何在新时代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回顾了从“三个伟大”到“四个伟大”的历史演进,并对“四个伟大”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在新时代如何统筹推进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丛书还分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础、阶段性目标以及实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李崇富的著作《论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上下册),从40年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社会结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这一新视角进行了思考和探讨。该书一方面立足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特色”,论证了实行“体制改革”的历史正当性;另一方面,对照科学社会主义“本色”,阐述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创新性,及其对改革和发展的制度规范与方向引领作用。
回应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实践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国情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始终与时代同行,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治学理念,深入研究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积极服务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研究”丛书包括18种图书,共计578万字,多达195位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全院之力,充分调动各方面专家力量完成的内容厚重、质量上乘的心血之作。丛书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领域为抓手,以学科研究为基础,以国际视野为导向,全面、系统、专题性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经验积累、政策变迁,并辅以多形式宣传、多介质传播和多语种呈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把它摆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并作出明确部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国情调研特大项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的项目成果。该项目对全国范围内兼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104个贫困村开展深度调研,从村庄扶贫、脱贫实践中总结当前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经验,为脱贫攻坚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政策借鉴。为了完成该项目,近500名专家学者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付出3000多个工作日,回收有效问卷6000余份,最终完成总报告1部、村庄调研报告约100部(每部5万—8万字),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下百余个贫困村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