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2018: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 "中华风采"绽放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立足2019,回望已经过去的2018年,我们迈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期”。一年来涌现出无数品质精良、底蕴丰富、彰显自信、好评如潮的文化艺术作品。
2018年初,《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一批以弘扬国家精神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让观众意犹未尽;
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电视纪录片《四十年 四十个第一》《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将镜头聚焦在社会的时代轨迹;
《国家宝藏》、《上新了 故宫》等饱含传统文化基因的综艺节目,使更多传统文化在人们眼里再度熠熠生辉……
注重文物保护,“文化自信”砥砺前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这是中央全面部署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切实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总抓手。”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这样概括《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意义所在。
2018年,文物保护事业在砥砺奋进中书写出厚重的精彩答卷。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文物规模和博物馆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据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全国博物馆5000余家。
2018年,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作为国家形象的“金名片”,遗产、文物再次成为老百姓常挂嘴边的“热话题”:文物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在海外流失百余年的“国宝”青铜"虎鎣"回家,“秦始皇与兵马俑”大型特展在英国展出;“考古中国”取得实质进展、“博物馆热”渐成大势;《如果国宝会说话》成为爆款、“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博”微博纷纷爆发式“涨粉”……国之瑰宝唤醒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热情,折射出文物所蕴含的恒久魅力。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承载着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国家、人民永远的宝贵财富。2018年,人们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兴趣愈发浓厚。七一前后,在甘肃,雄伟挺拔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会师纪念塔前,人潮涌动。观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向红军英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面对鲜艳的党旗,发出铮铮誓言。在陕西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旧居,一批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目前全国登记的革命旧址33315处,占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24%。71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革命旧址有477处,其中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有231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馆藏革命文物超过40万件/套。
“革命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带动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如是说。
不仅静止的文物需要关注,流动的生活空间同样氤氲着文化气息。许多城市都拿出了“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设想,提出了“书香城市”的目标。图书馆、大剧院,有的甚至成为城市地标。而在打造精品经典、扶持名师名作、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繁荣上,也是动作不断,成效明显。
30平米,一张圆桌,三把椅子,五个坐垫, 5000册图书,和24小时随时可以推开的门。去年6月,北京第一个24小时小型图书馆在大兴区建立。试营业的短短几天时间,借还图书已达到上千册。
不止是北京,上海、重庆、无锡、常州、晋江等全国众多城市,这样的24小时“共享书房”在陆续建立,当地企业与当地图书馆联手打造的读书角温暖着这些城市“夜读者”的心房。
提升原创质量,“文化自强”深入人心
2018年,“破纪录”成为中国电影的关键词。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元,国产片市场占比超六成。国产电影创作质量进一步提升,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彰显国家力量的《红海行动》;讨论社会问题的《我不是药神》;聚焦小人物的《无名之辈》;回顾历史的《无问西东》……这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文艺作品获得口碑、收视、票房和发行多方丰收,是十九大以来我国文化市场日益繁荣的生动例证。
2018年,站在改革开放40年新的历史节点上,影视创作者们用影像铭记历史、呼应时代,创作出了一批根植现实、关照现实的优秀作品。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1—10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剧目来看,现实题材剧目和集数占比分别达到65.77%、62.21%,占据主导地位。国产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的强势回归,赋予了现实主义美学以新的时代内涵。
其中,既有献礼改革开放40年的献礼剧《大江大河》《北部湾人家》《正阳门下小女人》《面向大海》《黄土高天》《大浦东》,也有紧跟时代变革步伐,贴近当代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的《归去来》《阳光下的法庭》《远方的家》等。现实主义大剧轮番登陆大屏小屏,展现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渲染真挚动人的时代情绪。
经过了2017年的试炼,2018年的文化类综艺如雨后春笋般,再度迸发新力量。从《国家宝藏(第二季)》《上新了 故宫》到《经典咏流传》《一本好书》等,一批内涵丰富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再次火爆荧屏。文博、读书、经典诗词等成为2018年综艺节目的关键词。
传统文化节目焕发出新的生机,已成为中国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在社交平台、朋友圈,网友们纷纷化身“自来水”宣传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阳春白雪”;眼下,中国百姓愿意排起长龙,“故宫跑”只为片刻的精神享受。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资讯前沿]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稳中有进迈向高质
- [资讯前沿]横岗街道首个党建主题公园启用
- [资讯前沿]2019年1月20日国内、国外时政热点汇总
- [资讯前沿]化工品集体飙升沥青涨近6% 贵金属期货大幅回调
- [资讯前沿]入黨三十年報國心不變(前沿觀察)
- [资讯前沿]书法家挥毫泼墨为2019春运旅客“私人订制”送“福”回家
- [资讯前沿]我国大陆2018年末总人口近14亿 流动人口减少378万
- [资讯前沿]国学院网联手中华书局 打造数字课程产品
- [资讯前沿]人社部公布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
- [资讯前沿]咸阳市秦都区人民路街道召开2018年度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