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老字号”当成博物馆建设支撑点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吸引力的实施意见》,决定通过深入挖掘昆明历史文化底蕴、民族文化资源,集中力量实施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创新一批历史文化展示传播模式,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品牌项目。在有力提升历史文化展示效果方面,《意见》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每个县(市)区均建成1座综合性国有博物馆和1座以上专题类国有博物馆,打造一批反映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文创产品和艺术精品。
《意见》切中形势变化,结合昆明实际,吹响了昆明城市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冲锋号角,揭示了昆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的光明前景。但同时也应当看到,要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意见》规定的目标,意味着必须有一批新的博物馆集中建成“上线”。面对这一艰巨任务,深入发掘国有“老字号”的文化潜力,将其作为未来专题类国有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不失为一条高效省力的解决之道。
“老字号”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具有商业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隐藏着成败兴衰的商业故事,传递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折射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反映着与众不同的地域特点。再加上在多年发展中逐渐遗留沉淀下来的老器具、老工艺、老建筑、老员工等“实物载体”,可以说处处都与博物馆建设的目的和要求相应相合。深入发掘国有“老字号”的文化潜力,将其作为未来专题类国有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将有望大幅减轻我们在博物馆建设创意、规划、文物收集、特色展现等方面的初始成本,使未来专题类国有博物馆建设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迈出步伐。
同时,以国有“老字号”作为专题类国有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支撑,对“老字号”企业本身也不无好处,更容易在博物馆未来的运营中形成政府、企业、公众都有所获利的三赢局面。在这一方面,发达地区的既有经验尤其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山东青岛的“青岛啤酒”博物馆,中国舆情网,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就已经发展成了青岛旅游的城市名片。这一利用老企业既有资源打造城市文化提升平台的成功模式,值得高度关注。
昆明是一座“老字号”文化资源富集的城市,只要继续发掘利用好“老字号”的文化资源价值,就一定能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答卷上不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答案。(大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