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前沿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轨道交通引领新基建浪潮,比亚迪云轨云巴受热捧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9-06-14
导读:种种迹象表明,城市轨道交通正在迎来一波发展新浪潮。 2018年12月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六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指出:基建的重心不再是 房地产 ,而是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种种迹象表明,城市轨道交通正在迎来一波发展新浪潮

  2018年12月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六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国舆情网,年末的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指出:基建的重心不再是房地产,而是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从以往的况看,城市建设轨道交通往往是盲目上马地铁,但显然,此轮轨道交通投资热不一样——《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业内简称“52号文”)发布之后,城市选择轨道交通制式时,越来越注重大、、小运量轨道交通的协同发展,也更考虑“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等基本原则,大运量的地铁之外,以前被忽略的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等开始受到欢迎。

  一个典型例证是,2019年1月25日,在西安举办的首届“世界旅游轨道大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携自主创新研发的跨座式单轨云轨和胶轮有轨电车云巴亮相,迅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首届“世界旅游轨道大会”上发言

  据王传福介绍,云轨、云巴是比亚迪针对城市拥堵问题而打造的中小运量轨道交通解决方案,产品适用于超大型城市交通支线和加密线、大中城市主干线、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接驳线、旅游景区观光线、大型活动中心内部环线以及老城区及旧城改造交通线等等。

  2019年1月15日,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印发《比亚迪城轨交通系统调研报告》中城轨[2019]002号

  2019年1月15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比亚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调研考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比亚迪的云轨、云巴"为我国自主化城轨交通制式填补了空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有业内观察认为,云轨、云巴的走红,代表着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在走向多制式、多模式协调发展的趋势,这也意味着,中央强调的“高质量发展”将成轨道交通建设新浪潮的主基调。

  大城市,找回缺失的“毛细血管”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问题也尤为突出,其中最受诟病的是地铁与其他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比例失衡。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35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交通线路5766.6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为4511.3公里,占比高达78.23%,而在国外,这一比例通常是30%左右。

  实际上,地铁属于大运量轨道交通,适合特大、超大和大城市做主干线,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多人把建轨道交通等同于建地铁,这就造成大城市缺乏中小运量的衔接,交通拥堵问题得不到解决。对此,北京和东京的对比就是最好的例证。

  东京的面积是北京的八分之一,人口接近北京的2倍,而人口密度更是北京的5倍,东京有 800 万辆机动车,北京有500万辆,但东京的交通基本不会出现堵车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东京拥有 2000 公里以上的轨道交通线,其中地铁线仅有约 400 公里,有各种小运量的轨道交通作为地铁的补充。

  反观北京,目前运营的713.7公里轨道交通中,地铁占了86.5%,而调查显示,城市居民60%-70%的日常出行,集中在1-3公里的范围内,由于地铁覆盖有限,缺乏配套接驳,路面公交高峰拥堵等,市民仍然被迫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加剧了堵车的况。

  ”交通系统之于城市犹如血管之于身体,既要有动脉主干通畅也需要有毛细血管通达末梢,要经过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到中运量轨道交通,然后到小运量,才能把整个城市像人的血液一样健康、高效的循环下去。“王传福在“世界旅游轨道大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未来,大、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的协同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小城市,从“地铁梦”中觉醒 

  建设轨道交通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全世界通用的做法,但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轨道交通,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标准。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能走地面(有轨电车)不走高架(轻轨、单轨)、能走高架不走地下(地铁)。

  考虑到很多城市急需给地面交通做减法,在实际中,建设地面轨道并非城市首选。因此,“上天入地”,形成立体化综合运输络格局,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关注的新方向。

  对于如北京这样的特大、超大城市来说,地下铁覆盖有限、可达性不足,只能作为干线而无法支撑交通的“毛细血管”。对一些财力不强或人流量不高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来说,地铁造价、运维费用太高,运量也远超实际需要,往空中发展,是最好的选择。

  但现实中,很多中小城市也怀揣着“地铁梦”,盲目建地铁造成了很多尴尬。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建设轨道交通,“上天”好过“入地”,对比之下,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空中轨道交通产品云轨和云巴,综合优势凸显。

  云轨是中运量的跨座式单轨,与地铁相比,每公里造价1.5~2.5亿元,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工期短,仅为地铁的三分之一;车辆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最小转弯半径仅45米,最大爬坡能力达10%,地形适应能力极强。

  建成运营之后,由于始终在相对独立的空中轨道上运行,与城市中其他任何交通工具和行人分隔,比其他在路面上铺设的轨道交通更具安全性。

  比亚迪最新研制的胶轮有轨电车“云巴”,被认为是未来城市的标配  

  云巴是小运量胶轮有轨电车系统,属现代有轨电车中的一种新系统。运量为0.6-1万人次/时,造价更低,工期更短,相比城市快速公交、现代有轨电车时速更大……

  业内总结认为,云轨、云巴,像地铁一样拥有独立路权,其中云巴车身又如同巴士一般小巧,集地铁的准点与汽车的“无孔不入”等优势于一体,可以覆盖城市各个角落,是行之有效的中小运量轨道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建设“轨道上的城市”,比亚迪给出“中国方案”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建成时,已落后世界首条地铁线伦敦地铁整整102年。

  50年后,尽管从运营里程、在建规模来看,中国地铁早已远远超过伦敦、纽约、莫斯科、东京等国际著名地铁城市,但在运营、技术等方面,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诸多差距。

  中国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在近日举办的一场行业大会上强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城轨交通市场,如果没有自主创新、没有关键核心技术、没有‘拳头’企业,我们就会丧失发展先机,就会将大好的市场拱手让人,参与国际竞争更是无从谈起。”

  如今,云轨、云巴横空出世,在业内分析看来,在中小运量轨道交通领域,中国有希望赶超甚至引领世界。

编辑:陈晨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