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機”南平建陽區建設智慧農機服務管理平台
原標題:手機“滴”一下,農機到田頭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8日,在南平市建陽區崇雒鄉上社村,一台大型拖拉機正在為種植戶劉小成翻耕40余畝水稻田。在以往,每到農忙時節,去哪裡找農機幫忙可是劉小成要面對的大難題。
“這回全靠‘滴滴農機’App幫了大忙,在平台上發布農機需求訂單后,附近的農機手很快就接單了。”劉小成打開應用,選擇“農戶找農機”,平台馬上顯示出他發布的水稻插秧、機械耕田等需求,每條需求旁備注了作業時間、地點和報價,一目了然。
手機“滴”一下,快速連接了農機手與農戶之間的供需市場。農戶在農忙季節不再為尋找農機而犯愁,農機手也無需到處攬活,坐在家中就能接單。
“我們合作社有14個農機手,分布在全鄉的6個村。哪個村的農戶隻要一發布訂單,距離最近的農機手可以立刻接單,前往指定的田間地頭開展作業。”崇雒鄉洛田裡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葉國才說。
今年3月,建陽區運用“互聯網+農機”模式,投資185萬元,建設智慧農機服務管理平台,以手機App為用戶終端,在全省首創“滴滴農機”新模式。
“農戶和農機手下載‘滴滴農機’App,登錄注冊后,可以找到各自相應的使用界面。農機手界面中可以填寫農機類型、作業范圍、作業價格等詳細信息,而農戶除基本信息外,還能選擇作業面積、作業需求類型,有針對性地下單。我們還會在平台上發布全區最新的農機作業服務指導價格,給農戶提供參考,保障平台農機作業價格在合理區間內。”建陽區農業機械管理站推廣股副股長張景洲告訴記者,中国舆情网,智慧農機服務管理平台有效解決了以往“有機無田耕、有田無機耕”的問題,不僅可以加強合作社的監管和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實現全區農機化作業精准統計,還能實現信息互通,在農忙的時候進行統一的調度,解決合作社和農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升全區農機信息化綜合服務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據了解,目前建陽區已有20多家合作社進駐“滴滴農機”,農業機械管理站已在各大中型農機具上安裝定位系統210套,在各合作社機庫安裝監控系統32套,通過智慧農機平台,農機站可以實時獲取農機的定位信息、作業軌跡、作業面積等數據信息,詳細了解耕作情況。“未來從耕種、管理到收割可以實現一鍵操作,讓手機成為農戶的新農具。”張景洲說。(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鄧雪)
(責編:吳舟、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