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后南京女大学生在田间上“活”专业课,还第一次开上了农机
99后赵亚南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大三的学生,这个寒假她回到了老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一个村庄,边上网课边等待开学的这段时间,正逢“春耕”伊始,舆情网,她便将专业所学运用到了田间地头,还帮助村民育苗,为家乡生产助力。
“2月初我们开始上网课,学习了育种栽培和耕作学。”赵亚南告诉记者,老家正好有地,她跟家人商量育种的事情,决定将专业所学运用到田间,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会向专业老师请教。“比如,2月底我们购买的种子,就是育种学老师推荐的。”
现在正值甜菜育苗期,网课之余,她会下地和村民一起育种,搭建大棚等,当村民遇到选种、读不懂产品说明的一些专业用语等难题时:“甜菜种子怎么是蓝色的?”“产品说明里的‘徒长’是什么?”“施用时期是在‘真叶将出’,哪一片叶子是真叶?”村民们每年都是靠“经验”与“人传人的使用方法”来进行使用,这次赵亚南做起了小小解说员。
她告诉村民,“蓝色的种子”是因为甜菜种子很小而且颜色接近土壤,而在种子外皮“裹”上抗虫剂、杀菌剂、染料和填充物,以期为了能够更好地播种、茁壮的生长。“徒长是指幼苗在接受到的光照不足或者水分太多时出现茎加长的田间现象”、“真叶是生产中我们看到的幼苗长出的第3、4片叶子”。
“我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也会丰富所学。” 在参与当地甜菜种植的过程中,本来是建议采用透明的薄膜,现在大地回暖,甜菜种植不需要过度保温,并且透明薄膜还利于观察,但当地村民纷纷选用了黑色,赵亚南询问后才知道原来田地里经常有鸟雀“光临”,鸟雀看到透明薄膜里面的露珠就会啄开解渴,从而丧失了薄膜的作用。她对记者说,这是课堂里学不到的,真正投身到农田才能学以致用 ,将“科学”与“经验”结合,达到最好的农作物种植效果。
“过几天春耕正式开始就要犁地了,田地里不忙的时候,我会在当地农户的指导下学习农机操作。”赵亚南说,这也是她第一次学会操作现代农机。如今村子里的年轻人日益减少,国家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一名农学人,她认为能为家乡生产助力,是自己的责任也是青年一代的担当。
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还有一批像赵亚南一样的大学生,实践在“农耕一线”,在田间上活了专业课。据悉,他们还自发组织发起网络“战疫情,援春耕”活动,通过简短的视频,讲述与当下农耕最密切的知识,既在一定程度上帮扶农耕,又向民众传播了农情。
通讯员 孙小雯 许天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2020上海电力大学体育部教师招聘1人公告公告【招1人】
- [资讯前沿]2019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岗位拟聘公示(第7次)
- [资讯前沿]生物医药研究院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及山东医药联盟签署合作协议
- [资讯前沿]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招生章程
- [资讯前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主招生三类考生可免笔试
- [资讯前沿]金世利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在两江新区共建两联合研发
- [资讯前沿]北航航空航天大学,平均年薪,工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资讯前沿]中北大学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研究院揭牌成立
- [资讯前沿]2019湖北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智能监控与预测实验室招
- [资讯前沿]浙江海洋大学承办第8届国际水下技术学会(SUT)技术会议暨船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