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长远,厚植经济发展潜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形成的外部冲击是暂时性的,不会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但由于疫情的影响面广,涉及全国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这个暂时的难关,仍然需要谨慎应对,尤其是短期应对措施必须运用得当,应着眼于长远,在渡过眼前困难的同时,避免产生对经济的长期负面影响,中国舆情网,抓住机遇,厚植长期的经济发展潜力。
积极而审慎地运用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效释放消费需求,加快恢复生产秩序。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提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减少对投资驱动的依赖,从长期看这是完全正确的。此次疫情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突出,眼前的迫切问题是要应对需求不足导致的短期经济下滑。为此,在消费需求这个引擎面临短暂困难的时候,有必要在短期内利用好投资需求这个备用引擎,加快生产,稳定投资,推动市场信心的恢复。这意味着宏观政策需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通过释放流动性、减税降费、减免房租、贷款展期、降息等举措为企业纾困,合理刺激投资,最大程度减少失业、稳定居民收入,为疫情缓解后消费需求的重新释放甚至报复性增长准备条件。
处理好短期纾困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实现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的有机结合。短期宏观政策要精准发力,不能搞大水漫灌。为应对短期疫情而采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既要解决当前的困难,也要兼顾长期的经济发展,不然就可能造成新的结构性问题,阻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继续推进,甚至破坏前期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中国经济长期的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产生不利影响。当前的逆周期调节要做到精准发力,需注意以下关键点:
一是确保金融部门新增的流动性有效地用于防疫与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通胀风险。由于现金流减少、贷款不能及时收回,银行等金融部门受疫情影响也面临不少实际困难,为了稳定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必要向金融部门适当注入流动性。为此中央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金融部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切实把贷款审批等工作做实做细,满足防疫、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确保新增贷款重点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领域的广大民营和中小微企业,通过定向加大减税降费、降息降利等政策支持,精准减少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杜绝资金在虚拟经济部门空转的现象,维护好市场利率的合理水平,高度重视并密切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各地政府应根据疫情和财政状况合理制定金融服务政策,不能盲目使用补贴政策和过度举债。
二是助力精准脱贫,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难度,面临的困难挑战更为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疫情给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构成严峻挑战,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重视:其一,传统服务业是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池”,受疫情冲击,该领域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会导致一部分已经脱贫的农民工因短期失业而再次返贫;其二,前期的一些产业脱贫项目,可能因疫情冲击面临后续经营困难,如不能渡过难关,可能使得前期的脱贫努力付诸东流。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返贫现象,加强回访和调查,对建档立卡户进行动态管理,把工作做实做细;新增贷款应有必要部分用于产业脱贫项目的支持,对少数极端困难的贫困户要落实社保兜底政策。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制定和实施农民收入增长计划,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是优先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无粮不稳,防疫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工作,宏观政策对此必须精准到位,优先支持,尤其是要优先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这也有利于农业的长期稳定增长。一方面,畅通农产品运输供应的绿色通道,建立常态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强化农产品供给链建设,及时保障春耕春播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物资供应运输;另一方面,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短板,促进农村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的进一步改善。
把握潜在机遇,注重调结构、促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事物发展都是辩证的,我们要善于在危机中看到机遇,将短期危机转变为长期发展的机遇。面对此次疫情,如何“化危为机”呢?除了前述通过精准发力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现短期需求管理与中长期结构优化的有机结合外,此次危机也给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带来了机遇。比如“宅经济”的兴起与“互联网+”、现代物流业等朝阳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对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一大机遇。疫情期间,许多经济活动转为线上进行,数字经济平台、线上教育等新兴“互联网+”产业有望顺势加快发展。再比如,居民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的大大增加,对于我国长期发展滞后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个重大机遇,不仅会推动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