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方:遥感监测显示全球粮食供应总体充足
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吴炳方做客人民网科技视频访谈栏目《智者有言》。(人民网 唐宋摄)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赵竹青)由于新冠疫情、非洲沙漠蝗虫、旱灾等影响,今年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形势如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编委会执行主任吴炳方在做客人民网科技视频访谈栏目《智者有言》时表示,从遥感监测结果来看,今年全球的粮食生产总体来说受影响并不严重。
吴炳方解释说,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很多,“信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素。“今年生产多少粮食,什么样的粮食,在什么地方生产的,这些信息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如果不能掌握这些信息,或者信息不透明、不准确,就很容易被人利用,来冲击全球的粮食市场。”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粮食进口国,世界粮食市场稍微的波动,都和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为此,国家遥感中心长期以来将全球粮食安全、大宗粮油生产监测作为主题之一。
然而,要对全球的粮食生产进行监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吴炳方说,全球只有美国、欧盟、中国等少数国家具有这种能力。“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独立地提供信息,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新的信息源,一个新的选择,让他们来独立判断全球粮食生产形势,中国舆情网,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
由于新冠疫情、非洲沙漠蝗虫、旱灾等,今年粮食安全受到全球关注。对此,吴炳方表示,全球的粮食生产总体来说受影响并不严重。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无论是小麦、玉米和大豆产量都是增长的,而水稻由于受湄公河中下游旱灾以及我国夏季洪水等影响,减产比例超过1%。
“从全球的供应形势来说,粮食是充足的。但是,局部地区,特别是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的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是比较严峻的。”吴炳方说。
吴炳方介绍,报告不仅对全球形势作了分析,还对地中海及非洲地区作了重点分析。“他们的粮食安全形势,其实问题不大。但是由于当地目前的种植结构和对粮食的需求不大匹配,潜在的风险比较大。”对此,吴炳方建议,这些地区应注意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以保障自身的粮食需求。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我国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
- [资讯前沿]政务热线运行质量如何?智能监测数据告诉你
- [资讯前沿]中科院升级植被病虫害遥感监预测系统已向全球发布92期报告
- [资讯前沿]聚光科技:聚焦环境监测设备国产创新 龙头效应加速显现
- [资讯前沿]人工智能正成为遥感大数据的“解译侠”
- [资讯前沿]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北京监测站L/S/X频段非静止轨道卫星监测系统改造项目中标公告
- [资讯前沿]有监测记录以来同期最好!8月河北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 [资讯前沿]我省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获评优秀
- [资讯前沿]河南严惩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 [资讯前沿]为进一步巩固可可西里申遗成果,全面提高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