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潮头逐浪高
编者按:城市,是时代发展的印记。当前,在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迎来了历史新机遇。随着“十四五”规划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举旗定向,各地在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智慧化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也加紧步伐,谱写出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特色篇章。
值此,人民网特别推出《慧见未来城》全媒体系列报道,以武汉为首站,深入各地探访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最新实践,用镜头记录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澎湃活力与粲然前景。
作为我国千万级人口大城市之一,武汉的烟火气和历史厚重感和谐共生,每时每刻都迸发着荆楚大地所独有的生机与活力。
身处数字时代,市民们的每次购物、每趟出行、每次就医,日常生活的每一秒都在产生海量数据。历经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积极探索数字化治理,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在不断织密的交通运输网上空,打造着另一张信息通信网。
算力·引领
从交通到文旅,从安防到家居,人工智能改变着市民们的生活,也为城市的智慧化发展增添动力。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胡军介绍,2020年,武汉正式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一芯、两网、四大应用场景”。一芯,即以国家存储器基地为载体,重点发展智能芯片。两网是以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为载体,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与网络安全。
“人工智能有三驾马车,即算力、算法和数据。”胡军表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意义重大。
5月31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据介绍,这是国内首家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其算力底座由数千颗昇腾AI处理器组成,一期建设规模达100P FLOPS AI算力。
“传统场景中,各方往往通过自建单独的工作站进行计算,这会导致数据碎片化,数据闭环无法打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金桥告诉记者,为实现多样性算力融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于今年5月签署《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合作备忘录》,共同筹建武汉通用人工智能平台,构建感知-认知-决策全链条生态,打造自主可控通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产业汇聚示范基地。
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是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凭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带来的普惠算力和配套服务,越来越多的智慧药房、智慧零售、电力智能巡检等创新应用在武汉开花结果。
以医院药房为例,传统药房基本处于半自动化阶段,结构封闭,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较低。但凭借人工智能算力的加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智慧药房,已经可以通过视觉拍照、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无人化管理。
“智慧城市建得好不好,应用场景很重要。”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李宗华介绍,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武汉给自己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基础设施支撑有力、数据共享开放提速、社会治理能力增强、惠民服务水平提高、数字经济迈入发展快车道……
运力·交汇
从清末张之洞在这里主办汉阳铁厂,到半个世纪后新中国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落成,一大批“武字头”企业不断擦亮着武汉这座城市的工业底色。
近年来,产业数字化热潮持续升温。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升级、转型和再造,传统运营管理、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更重塑,都成为广大传统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共同需求。伴随智能化发展,身处“万物互联”新时代的工业企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武汉,目前拥有中部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范围辐射湖南、江西、河南,能实现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标准的数据互通和共享。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是工业互联网安全运行的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可以通俗地理解成,为产品赋予唯一的‘数字身份证’,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武汉运营中心业务发展部部长黄子沛介绍,目前已有20多个二级节点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涉及汽车、光通信、服装等多个行业。
黄子沛认为,通过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与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实现有机融合,将有更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为筑牢武汉的数字化智能化底座添砖加瓦。
智力·基石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即“武汉·中国光谷”,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作为湖北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核心点,舆情网,这里不仅拥有以武汉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资源,也凭借着日益完善的创新体系,汇聚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高端人才,不断为武汉的智慧发展引凤筑巢。
“一个城市未来要发展到智慧化,基础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测绘学科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凭借在测绘遥感领域形成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完整创新体系,为武汉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大约10多年前,武汉就率先建立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地面上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条道路都详细地进行了采集和建库。”龚健雅介绍,武汉市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基础地理信息方面的布局较早。未来,希望通过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带来的强大算力,提高智能遥感解译技术的水平和精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大学生留不留得下来,留不留得住,要看有没有事做,有没有发展前景。”李宗华表示,为了继续发挥人才资源方面的强大优势,目前武汉市大力发展光、芯、屏、端、网、云、智等高新技术产业,期待更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来到武汉,建设武汉。
可以看到,从“钢的城”到提出“建设多方面具备全国标杆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武汉的数字化进程渐入佳境。相信在未来,武汉一定能凭风借力,逐浪前行,构建起“更聪明、更暖心”的智慧新城。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强大领导力成就中国独好风景
- [资讯前沿]银川二十九中更名为银川中关村中学,借力北京教育资源创新发展!
- [资讯前沿]勇立潮头踏浪行——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工作现场推进会参会人员在昌考察侧记
- [资讯前沿]借力做好“五个打通”南宁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
- [资讯前沿]借力世航大会,白云机场世界一流航空枢纽建设迈入快车道
- [资讯前沿]长安区借力大调研 助力基层大党建
- [资讯前沿]成都简阳借力天府国际机场 打造国内一流的空港名城
- [资讯前沿]虎门:借力交通建树 敦促产城进级
- [资讯前沿]投资1.89亿元建树奇丽公路 三门农村公路串起城乡好风光
- [资讯前沿]中国银行邯郸分行借力“互联网+”晋升下层党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