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徐如人——探寻分子筛研究突破口(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物名片
徐如人:1932年生,浙江上虞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奠基者。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几十年来,他以分子筛合成化学为突破口,提出无机合成化学的科学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分子筛的定向设计合成。曾4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017年获首届“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
书房不算大,左右两边书架的高度几乎顶到天花板,从门口一直延伸到窗户,上面满是化学书籍。书桌前,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伏案工作。“现在,他每天基本都要工作七八个小时。”照顾徐如人的阿姨告诉记者。
今年90岁的徐如人思维清晰,谈科研、打比方、讲故事……给记者科普起化学知识一丝不苟,采访中,为了翻找一份材料,老人拄着拐杖楼上楼下走了两趟。
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分子筛领域的知名学者,已辛勤耕耘70年。如今,他依旧关注着化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
从黄浦江畔到东北平原,逐渐找准科研方向
“尝尝我家乡的杨梅,特别甜。”徐如人在客厅接受采访,茶几上,摆着一盘深红、饱满的杨梅……
生长于浙江上虞,徐如人在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度过了大学时光。大学期间,徐如人接触到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知识,也第一次走进化学实验室。“大家都很刻苦,我有个同学,读书时已经开始研究氯霉素合成了。”药品里的氯霉素、石油炼制的催化剂……在学习的过程中,徐如人心中也逐渐产生了对化学的热爱,“化学是一门能够探索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1952年,徐如人从交通大学毕业,他主动申请离开家乡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任教。徐如人说:“国家要建设东北,这里需要我们,我们就来了。”20岁的他穿着单衣单裤,背着一床薄棉被就出发了。“当时有一列火车,载着1000多名大学生,大家一起从上海来到东北。”徐如人回忆说。
在东北人民大学,徐如人找到了研究方向——分子筛。
“把这个杨梅横切一刀,剖面排布着许多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圆点,可以把它想象成分子筛结构的孔道。目前已知的孔道有200多种,不同孔道‘筛选’不同的分子,再进行扩散、吸附、分子间反应等活动。”徐如人说。分子筛在石油加工、精细化工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石油工业,当时国内炼油常用的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制备工艺十分复杂。简化工序在理论上是否可行?在中国石化石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精心制作科普视频,同济大学72岁退休物理教授吴於人——“为孩子们打开科学大门”
- [资讯前沿]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赵宇心致力将现代数学引入固体物理研究——在专注运算中感受无穷妙趣(讲述·弘扬科学
- [资讯前沿]致力于电池健康状态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工程系主任王家钧——我为电池做“体检”(科技自立自强·青
- [资讯前沿]一箭16星——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等卫星
- [资讯前沿]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扎根科研一线志在科技报国(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 [资讯前沿]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让显示器件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 [资讯前沿]“大学姐”黄晓艳:为祖国的高铁事业“回家”
- [资讯前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俊龙——数字经济提升居民幸福感
- [资讯前沿]“海牛”项目组首席科学家、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深海科研挑战极限
- [资讯前沿]复旦大学研发可“穿”在身上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