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于无人处更进一步(一线调研·加强基础研究)(2)
薛其坤关注生活层面的保障。基础研究难度大、风险高、耗时长。部分年轻人可能出于现实考虑,转而做其他工作。为此,既需要创造好的科研平台,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也呼唤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减少后顾之忧。薛其坤认为:“既有远大理想,又有生活保障,才能全身心长期投入科研。”
科学前沿无尽,探索未有穷期。人,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很多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非常依靠科研人员的品位和判断力。也正因如此,脚踏实地的保障、支持试错的环境、鼓励探索的氛围,对“打地基”的人尤为重要。
将视线放长远,从科研生态到创新文化再到社会氛围,同样需要更大范围、更长周期的培育。
“更多基础研究在做默默无闻的奉献。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提高社会对基础研究的认知,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田刚说。
不少专家学者利用新媒体进行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神秘如宇宙起源,精微如物质粒子,越来越贴近公众生活。
社会的合力也不可小觑。不管是科普场所的建立、教育阶段的启蒙,还是科学思想的培养、社会力量的参与,都能以更多元的方式提升关注、助推发展。
厚培科学土壤,静待创新花开。
认真求证
更多元、更灵活,支持科学家大胆去闯
今年1月,首批新基石研究员揭晓。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科学家,将连续5年,每人每年获得最多500万元的社会资助。陈鹏、刘钢也获评入选。
10年,100亿元。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由腾讯出资成立,希望通过长期稳定的支持,寻找原始创新的“基石”。不设置明确的研究任务、不考核论文数量、不限定拿出成果的期限,选人不选项目的“新基石”,在科学圈引起广泛关注。
当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得以放手“天马行空”,研究计划精彩且富有前瞻性。理解混沌现象,探究中微子质量奥秘,拓展植物远缘杂交,激活肿瘤免疫……评审“新基石”人选时,施一公印象深刻,“一些科学家绞尽脑汁在想,怎么样基于研究现状进入我们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一些学科,很不可思议的想法跃然纸上。”
陈鹏觉得,自己靠“基础加创新”打动了评审,不是在之前工作上的简单延伸,而是尝试提出一个全新的方向,尝试为解决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新的技术。
在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朱邦芬看来,财政经费资助的模式更具计划性,更加考虑学科的全面布局,而“新基石”这样的模式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比较灵活,更有利于创造力强的科学家大胆去闯。”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绝大部分来自国家财政,如何完善多元支持机制,成为摆在眼前的课题。“社会多元化投入很重要,这也是科技发达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郑健表示,这不仅是经费投入的一个渠道,更是社会、企业关注和参与基础研究的重要体现,代表全社会重视基础研究的氛围正在形成。
事实确实如此。阿里成立达摩院,华为成立战略研究院,未来科学大奖、科学探索奖等民间科学奖项设立,越来越多社会力量的身影活跃于基础研究。近日,科技部印发《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对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在上海,一个基础研究“特区”引人好奇。“特”在哪?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并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充分的改革探索空间。
2021年10月,上海市在首批试点单位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挂帅“区长”,第一年资助经费为每家单位各2000万元,试点单位以不少于1∶1的经费比例共同投入。2022年,又扩充了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3家试点高校。
周斌,中科院上海分院首批入选该计划的37位科学家之一。他潜心研究“遗传谱系示踪技术”十余年。这好比在人体体内的微环境破译细胞之间的“接头暗号”,揭示细胞的“前世今生”,是生命科学中基础又前沿的领域。
“‘特区’没有硬性要求我们做什么、汇报什么,没有工程化的指标盯着,也不需要每年都撰写研究进展报告,我感受到了宽松和自由,可以专注于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探索研究。”
基础研究主要靠纵向科研经费,一些重点课题频繁、多头的进展汇报和成果总结,容易打乱正常的科研时序。瞄准痛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5年为周期,减少各类申报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给予充分稳定的经费保障。
这股新风也给基层科研带来机制之变。复旦大学首批“特区计划”入选者平均年龄37岁,最年轻的入选者是一位刚结束博士后工作、入职复旦大学的青年科研人员。在过去,这样刚刚迈入独立研究阶段、科研基础不太强的科研人员,很难竞争到数百万元额度的项目。“在支持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闯基础研究‘无人区’上,‘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起到了指导性、风向标的作用。”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研究处处长王浩说。
让不敢想变成敢去做,让有能力、愿意做得以放手做。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社会力量的参与,还是“特区”的试水,抑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自由探索一如既往的支持,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期待更多的“从0到1”。
举步入荒径,只为少人行。
面对自然和世界,我们依然有太多未知。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到确定,基础研究是必由之路,自由探索是硬核驱动。许多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前的自由探索,直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从无到有,一定不是坦途。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条路上,一定有人在前行。他们锚定目标,心存热爱;他们遥遥相伴,孜孜以求。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7日 11 版)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中科院、北大学者研究表明:水结晶可以直接形成立方冰
- [资讯前沿]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董佳家——让合成化学成为简单好用的工具(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 [资讯前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厚群——为筑就巍峨大坝添砖加瓦(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 [资讯前沿]浙江丽水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设施农业技术负责人徐伟忠——气雾栽培,种出瓜果蔬菜(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 [资讯前沿]回国创业十几年,海归博士黄源浩致力于3D传感技术研究,用一双技术“慧眼”——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
- [资讯前沿]代表委员热议科技自立自强:坐住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
- [资讯前沿]深化科学基金改革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 [资讯前沿]加快发展大科学装置打造基础研究自主平台
- [资讯前沿]新研究:人类骑马最早证据可追溯到约5000年前
- [资讯前沿]聚合物电工绝缘材料研究获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