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我要把这一天用来对整个世界,从古到今作匆匆的一瞥,我要看看人类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看看历代的兴衰和沧桑之变,这么多东西怎么能在一天之内看完呢?当然我只能参观博物馆。”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如是说。
现在世界上大致有以下4类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保存历史文物、传播历史知识;艺术博物馆提供美学欣赏和教育功能;科学博物馆则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行业博物馆展示该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科学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自然历史博物馆阶段、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阶段、科技中心阶段。
自然历史博物馆是科学博物馆的早期类型,它至今仍然是人们了解自然界、探索自然奥秘的绝佳去处。世界上第一座科学博物馆——1683年建成的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就是一座自然历史博物馆。距今已有整整340年的历史了。
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技馆”,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而逐渐兴起的一类博物馆。工业革命使机器进入了人类社会,带来了人们前所未见的蒸汽机、机车、轮船等。200年前,1820年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座科技馆——法国国立技术博物馆,不仅收藏了当时先进的机械、仪器和其他各种发明的实物和模型,还对公众开放,供普通民众和发明者进行学习和参考。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前身——南肯星顿工业艺术博物馆也在1851年伦敦“水晶宫”万国博览会的基础上创立起来,该馆着重反映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906年在德国慕尼黑建立的德意志博物馆,成为了我在20世纪80年代留学慕尼黑大学时节假日常去参观学习的场所,我对世界科技史的深入了解就源于德意志博物馆。我深深感受到博物馆在这里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公众教育已成为它们的主要功能。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乔治·萨顿在《科学史导论》中所指出的“科学史是唯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科学史(或知识的历史)应该是所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的核心”,从而坚定了自己从事科学史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1937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发现宫”则成为最早创立的现代科技馆。它在摆脱博物馆传统方面走在最前沿。“发现宫”几乎没有历史收藏,而是以教育作为该馆的主要宗旨,这也是科学家和教育家明确地共同赋予了科技馆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现在全世界80%以上的科技馆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兴建的这种现代科技馆,且多以科技中心为名。
现代科技馆更突出自身的教育职能,科学界、教育界和公众也逐渐认识到科技馆已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得力助手。在博物馆展览思想上,传统科技馆主要展示过去的科学技术成就,而现代科技馆侧重于探索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以及开发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潜在能力。在展览方式上也从静态陈列型过渡到动手型。传统科技馆注重历代科技文物,以向大众普及科技史知识,展品以陈列为主,一般禁止观众动手触摸。现代科技馆则把展示、活动和参与有机融为一体,主要展出反映现代科学原理及应用的展品,鼓励观众动手操作,在动手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了解各种新技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中国最早的自然博物馆,是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韩伯禄于1868年在上海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院,该馆的收藏以动植物标本为主。1905年上海自强学会会员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中国的现代科技馆起步较晚。中国的国家科技馆——中国科学技术馆是在1958年就开始筹建的,时称“中央科学馆”。经时任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聂荣臻批准,科学馆的建设被列入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工程之一。后因资金、材料等原因,中央决定科学馆工程停建下马。
20年后,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包括茅以升和钱学森在内的一批老科学家再次向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科学技术馆的建议。在邓小平和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国家计委批准了兴建中国科学技术馆。1984年11月,邓小平亲笔为中国科学技术馆题写馆名,中国科学技术馆一期工程破土动工。1988年9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馆隆重开馆。
2000年4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二期新展厅建成开放。江泽民同志题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同年5月,我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调任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在任6年间,观众参观量超过了千万人次。
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举行奠基典礼。2009年9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截至2023年4月底,舆情网,参观总量已超过6千万人次。
新馆建设是中国科学技术馆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普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对增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建成开放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也会对国内科技馆的建设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中国科普统计(2022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运营的科技馆共有488个,建筑面积合计371万平方米,其中展厅总面积180万平方米,年度总参观人数达到了6300万人次。2022年全国共有科普专职人员10971人,科普兼职人员5.8万人,注册科普志愿者7.53万人,平均每个场馆拥有科普专职人员22.5人,科普兼职人员119人,注册科普志愿者154人。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这方面,科技馆的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大有作为!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原馆长)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四个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
- [资讯前沿]科技出力,帮农产品涨了“身价”
- [资讯前沿]点亮聚变的“第一盏灯”(科技强国·奋斗之路)
- [资讯前沿]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通过国家验收,为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伽马射线探测装置于高山之
- [资讯前沿]科技“加盟”汉字保护让生僻字不再“隐身”
- [资讯前沿]关注创新“她力量”科技企业成重要平台
- [资讯前沿]吃太空蔬菜、穿航天员“同款”……航天科技走入寻常百姓家
- [资讯前沿]厦门大学教授侯旭专注研究液基材料系统在微观世界里建造“液体之门”(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
- [资讯前沿]科技产品“吸睛”中国经济看好
- [资讯前沿]科技部启动国家超算互联网部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