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勇:高质量发展少不了有效投资
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各重点领域任务顺利推进,补短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后将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效投资也是扩大消费
如何加快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大家的共识是,在外需不确定的情况下,着力点只能是扩大内需,而如何才能扩大内需,很多学者的主张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但是对扩大有效投资却重视不够。笔者认为,扩大有效投资才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有投入才会有产出,有产出才能支撑消费;没有产出的消费,要么是“啃老本”,要么是“透支未来”。
在通常情况下,投资的40%会通过劳动报酬的方式转化为消费,扩大投资才是真正持久地扩大消费。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有条件走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路子,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国政府可以不断突破举债上限,循环举债、发钞还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刚刚起步,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无限举债,那也是无法持续的。实际上,现在中国的家庭总存款量已经低于总贷款量,消费者要还贷,能够用于日常消费的资金必定大为减少。这才是当前消费不振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发改委提出的稳定有效投资、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生产力布局和“补短板”投资力度
策划实施一批重大的生产力布局项目。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扩大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经验。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和WTO规则,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更具活力、更富效率的同时,也会加速贫富分化、拉大区域发展差距。这是市场机制效率优先的特性决定的,也是一条客观规律。那些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地区将会更快发展,而偏远内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将会更加困难。国家需要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全局的生产力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规划一批城市集群、产业集群、重大工程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是国家以备战为目的组织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建设。虽然经历了重重困难,但也大大改善了国家生产力的整体布局,为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西部地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可贵基础。从战略全局和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中国的发展还得靠各地区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均衡发展。偏远地区的区位劣势,可以通过交通基础设施改变;中西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可以通过工程调水、种树种草等生态工程加以改善。这种重大的生产力项目的布局和投资,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只能由政府来承担。
加大“补短板”的投资力度。“补短板”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应有之义,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要针对社会领域、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如排水系统、立体停车库、城市立交桥、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等,加大这类投资既能缓解城市病,让广大市民受益,又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性,还能扩大就业。现在,由于地方政府负债率较高,因而对这些投资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实这些投资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非常高,可以吸收社会资本投资。
扩大房产税试点,挤出炒房资金
近年,国家的货币投放量并不少,社会上不差钱,只是很多钱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而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存在较大泡沫,大家是有共识的。房地产是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是解决就业、取得税收的重要来源,还可以获得巨大的土地出让金,因此各级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的积极性非常高,具有难以抑制的冲动,甚至不惜启动“抢人大战”。下决心挤出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宜早不宜晚的选择。各地房地产业的发展健康与否,全国不可能有统一标准,因为房产的需求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人口的流动性直接相关,只适合省市层面的各自调节。开征房产税,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大家也是有共识的,困难在于如何具体操作。因此,在上海、重庆开展房产税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分批次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调动各地的积极性进行探索,既能够有控制地挤出房市水分,避免房市大的起落;又能够在房地产发展枯竭后,开辟新的稳定税源;还能为全国统一房产税的出台积累实践经验。
攻关核心技术,培育新兴产业
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把新兴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这是中国经济实现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所在。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高铁、核电等举国体制的优势,国家应当对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关键技术,如芯片、操作系统、航空航天等进行集中攻关,争取尽快实现技术突破。对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更适合以企业为主进行技术攻关。资金的来源问题,从根本上讲要形成种子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为完整链条的股权投资体系,为吸纳社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畅通渠道、搭建平台。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体制机制相对比较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也容易对其形成路径依赖,从而陷入自我束缚,因此创新体制机制要永远在路上。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举措应该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需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这需要把握好社会秩序与社会活力的辩证关系,其中的度必须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现在各方面的条条框框很多,如果证明哪一条在实践中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应该及时调整,如果哪些条条框框是必不可少的,那就需要及时补充。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动态平衡。
展望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依然蕴藏着新的动力,在有效投资的强有力支撑下,将会促进实现有质量、无水分、可持续的经济健康增长。(作者是重庆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