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书”你读过吗?
近日的一个夜晚,上海徐汇区图书馆自助阅读空间“书香部落”汇聚了一群读者,节目主持人臧熹成为这里最新的“馆藏资源”,等待读者面对面“翻阅”。与一般的讲座不同,真人图书馆更重视个体生命经验的分享。臧熹这本“真人书”,与读者分享他的航天梦。
其实,真人图书馆也是“舶来品”。这一概念最早兴起于北欧,它的理念是以个人经历为“书”,让读者与各种有特殊职业、兴趣、经历、观念的真人“图书”面对面交流。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眼熟——这不就是读书分享会或者阅读沙龙吗?目前,组织各种讲座、阅读分享活动,已成为书店、图书馆的“标配”,但真人图书馆与它们还有所不同。一般的分享会、沙龙更接近于演讲,读者以倾听为主,除提问环节之外互动较少;而真人图书馆让“书”坐在中间,读者提问“图书”回答,整个过程更像是聊天,更倾向于平等的对话。
老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段不可复制的经历,每个人都是一本等待阅读的书。真人图书馆让读者“阅读”不同的人生故事,同样开卷有益,有利于参与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自我——这与一般的阅读“功效”相同,并且阅读体验更为别致。
更重要的是,真人图书馆可以鼓励对话、增进理解。眼下,一些人在工作学习之外比较懒、比较宅,除了在交际圈内活跃,对“圈”外的信息缺乏第一手的了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了解过一个coser(角色扮演者)的故事,会对二次元文化多一些认识;听完一个快递小哥的讲述,会对这个职业多一份理解……真人图书馆强调跨界交流,鼓励对话,这有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偏见,让社会变得更开放、更包容。
当前,社区图书馆越来越多,书香越来越浓。在硬件日益完善之外,也期待类似的活动更多些,让“大咖”与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相互交流,让不同职业、兴趣的人相互理解,让“真人书”成为读者们不断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