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热点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培训市场依旧火爆 给学生减负为何这么难?(2)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9-05-27
导读:终于,黄女士在预售到来的那个时刻成功地把所选的3门课程放购物车。本以为一切结束了,没想到,各个群里开始接龙,每个孩子的名字前面被打上了一个小方块,完成了预售的家长在自己孩子名字前面的小方格里打上,再发

终于,黄女士在预售到来的那个时刻成功地把所选的3门课程放“购物车”。本以为一切结束了,没想到,各个群里开始“接龙”,每个孩子的名字前面被打上了一个小方块,完成了预售的家长在自己孩子名字前面的小方格里打上“√”,再发到群里。同时,任课老师和助教不停地在群里告知家长:如果错过了预售,等到正式交款开始后,“新生”大量涌入,“老生”们就有可能面临“班级满额”的状况。

“一开始还没什么感觉,但是这么被轰炸了一星期之后,真觉得自己手中的名额无比珍贵,成了稀缺资源,如果不第一时间交费,自己孩子就会失去培训的机会。”黄女士说。

这大概就是培训机构要达到的效果吧!

交费结束后,这种气氛渲染依然没有结束。从开始交费那一刻起,黄女士手机的各个群里,又热闹起来:老师按照学生交费顺序开始排座位,交费靠前的被安排在“前排就座”。

哪个家长抵挡得住这样的压力?

只有一成多家长支持减负 减负道阻且长

俗话说“孤掌难鸣”。

这句话用在当前的培训市场是再合适不过了。

关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中国教育在线也做过一次网上调查,超过70%的家长认为课业负担主要来自课外辅导班。

但是当问到“是否应该为孩子减负”时,52%的家长承认孩子负担重,但为了升学只能坚持;26%的家长认为孩子负担不重,应增加学习内容;只有14%的家长支持减负。

每一个飙升数据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位甚至一家时刻准备战斗的家长。

中国家长似乎天生就是“焦虑体质”,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极强。随着教育管理部门减负措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学校内部的课业负担确实在减轻,但是,家长们看到的绝对不是眼前的一次作业、一次考试,哪怕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眼睛盯着的也是6年之后的小升初、初一学生家长盯着的则是中考、高中学生家长盯着的是高考,甚至小学生家长都在为孩子的高考积蓄力量。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原因,超过60%的家长希望孩子进一步提高成绩、考入更好的学校以及增加孩子特长、提高竞争力。

就这样,虽然减负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家长依然坚定地把孩子送入校外培训机构。

河南的吴女士是一名高二学生的家长。众所周知,河南是一个高考竞争压力很大的省份,学校的学习安排基本上把孩子所有时间都占满了,只有周日下午半天空了下来,就这半天的时间吴女士给女儿报了一个地理补习班,“有短板就得补,事实证明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之前地理只能考五六十分,现在提了十几分”。

高中学生的家长都这么拼,那些时间相对比较宽松的初中小学孩子则更是培训市场的中坚力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多次提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确实,一边是家长们非理性冲动造就的“刚需”,一边是培训市场的依旧火爆,被二者挤压着的减负将如何更加有效推进,是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当前正在实施的从高招高考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应该是综合施策的有效路径。

“道阻且长”,我们只能克服艰险按照正确的方向一路前行。

编辑:陈晨

相关文章: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