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舆情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广西德保县民营企业“扶村济困”荒地变果园 农民享红利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9-04-22
导读:在新一轮精准扶贫行动中,广西德保县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全国工商联千企扶千村、万企帮万村的号召,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减贫摘帽目标,通过产业带动+入股分红等模式参与脱贫攻坚,助推了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土地有效盘活,让当地
        在新一轮精准扶贫行动中,广西德保县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全国工商联“千企扶千村”、“万企帮万村”的号召,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减贫摘帽”目标,通过产业带动+入股分红等模式参与脱贫攻坚,助推了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土地有效盘活,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

做产业升级“助跑机”,助推特色农业升级

柑橘是德保县“5+2”特色扶贫产业之一,2016年以来,广西百乐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抓住该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有利机遇,结合当地气候优势和荒地、荒坡多等独特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利用荒地、坡地资源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产业,创建了一个规模近2万亩,包含燕峒乡古桃村核心区、都安乡巴荷村拓展区以及辐射区三大部分的标准化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中,该公司把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先进理念带到当地,如水肥一体化、长枝挂果技术等,同时成立善缘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种植大户,不断改变着古桃村及周边传统的种植模式。

家住大章村陇龙屯的姚银花是德保县远近闻名的柑橘种植大户、致富能人。自2007年嫁到德保后,姚银花做过水泥、苗圃生意,当过拖头车老板,是村里能干的媳妇。2016年,广西百乐德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在燕峒乡古桃村创建起来后,有生意头脑的姚银花很快嗅到了柑橘种植商机,便四处寻地租地,并于当年底在那甲镇大章村尝试种起沃柑、砂糖橘、珍珠李共200亩。种植之初由于缺技术,姚银花心里没底,生怕几十万元的投入就此打了水漂。而那年,由广西百乐德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创办的善缘水果种植专业合作将她的果园及时纳了进来,让姚银花成为合作社社员,并给予她种植技术和管护指导,这才让她吃上了“定心丸”。

“当初没有技术,也不懂往哪个方向走,后面加入了合作社,技术、管理等都是跟着合作社步伐来走,现在果树的长势、挂果率、果品、产量等这些方面全部都上了个档次。”姚银花说。今年,她柑橘园里的果树正式挂果,按去年试挂果亩产推算,今年沃柑、砂糖橘亩产将可分别达到5000斤、2000斤,预计总产值100万元。

像姚银花这样加入水果种植合作社的种植户有将近100户。与此同时,示范区利用年均统一输出苗木20万余株的方式,来助推德保、田东、田阳等3个县份8个乡(镇)30余个村屯规范化柑橘产业发展,并对种植户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包销售等服务,辐射带动周边县份及村屯群众发展水果种植。2017年12月,该示范区被评为“第五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三星级)”。在广西百乐德农业投资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强势带动下,德保县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柑橘产业成为该县特色产业“五个十万”工程之一,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做增收致富“加速器”,让贫困户稳享红利

来自燕峒乡古桃村古桃屯贫困家庭的王盈周夫妇俩这两年没有再外出打工,而选择了在家门口的古桃片区柑橘园务工,他们每天负责除草、施肥和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等,每人每天收入80—100元,夫妻俩每月务工收入在4500—6000元。此外,该户还每年享受着示范区“飞地产业”捆绑入股的红利3500元。“之前在县城打零工,收入不稳定,来到果园做工以后,收入稳定了生活有保障了,今年脱贫没问题!”王盈周对今年底脱贫信心满满。

在产业发展中,百乐德公司注重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由于部分贫困户家中无劳动力或土地贫瘠,难以自主发展产业,示范区通过贷资入股帮扶的方式,捆绑帮扶贫困户160户,每户每年分红4000元,连续2年共计为贫困户分红128万元;通过旗下水果合作社巴龙基地,采取“飞地产业”模式捆绑贫困户200户,每户每年分红3500元,连续分红10年,总额将达到700万元。今年,该公司又通过那甲生态水果基地捆绑贫困户300户,继续加大农村农业产业扶贫力度。

该示范区负责人、广西百乐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民介绍,目前除了有660户贫困户入股捆绑到示范区获得分红以外,还有近2000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和进果园务工,每户每年可增收2—3万元。

在示范区“公司管理+基地种植+贫困户分红”长效扶贫机制的有力带动下,当地群众经济收入显著提高,古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275元,比所在乡镇高出21.6%。

“目前核心区面积8200亩,2年内要拓展到2万亩;拓展辐射区目前仅1万亩左右,我们要通过技术及物资供应、品牌宣传等加大辐射带动力度,力争拓展到3万亩左右。”苏民表示。

做农村潜力“挖掘机”,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德保县都安乡巴荷村外出打工的村民约占全村总人数的70%,老弱病残幼在家留守,之前耕种的大量农田长期闲置,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016年初,当地政府积极探索和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广西百乐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来到村里当“老板”后,与有闲置田地的农户签下20年期的协议,以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租得闲置地400余亩,大力发展沃柑种植,之后又以每天80元的工价雇请当地农民到地里劳作,让闲置地农户实现了“闲置田,也挣钱”的愿望。“土地流转后又在自己‘地盘’上挣老板的钱,既能收土地租金,又能在基地打工,还能照顾老人孩子,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都安乡巴荷村村民廖开想说。

同样的情况,几年前的古桃村土地多半丢荒,不丢荒的也仅种上一点玉米和水稻,种植方式传统,土地普遍体现不出价值。这两年百乐德公司进驻后,该村“两委”发动全村群众进行土地大规模流转,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近3000亩,种植有柑橘等水果2000余亩、桑园400余亩,建成蚕房3200多平方米。经2017年动态调整后,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14户469人,2016—2017年有58户285人脱贫,今年预脱贫28户102人。“经过企业以资源换产业这么一个方式发展产业,村里的荒地、闲置变成了果园、桑园,‘沉睡’的土地被搅活了,价值提高了,到头来可以说从村到户到人全都受益。”古桃村村支书黎绍伦如是说。

编辑:陈晨
中国舆情网
时代网评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