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陵抓住产业“牛鼻子” 乡村“花开”节节高
初夏,在龙陵县镇安镇镇北社区,一个个钢架塑膜种植大棚被太阳照得闪闪发亮。这些大棚是村民眼中的“金山银山”。“每天早上来下午回,主要工作就是育苗、种菜、浇水、除草、施肥,都是手头上的一些轻便活儿,顺便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村民杨惠美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相当满意,“上班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家里的3.5亩土地流转给绿库源公司,每年地租收入3500元。”2018年,镇北社区向龙陵县绿库源蔬菜种植公司流转土地204亩,发展精品蔬菜种植,招收了32名土地流转户到公司务工,村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镇北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华彩介绍,村里过去基础设施较差,每年只有一季水稻一季麦子,粮食仅能填饱肚子,缺乏主导产业,村民收入全靠洋芋、洋白菜、洋瓜,是远近闻名的“三洋”村。2018年,社区两委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种植烤烟1200亩,引进2户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流转土地400余亩,发展观光农业,种植油菜200亩、向日葵100亩,打造“三花”村(油菜花、烟花、葵花),依托村域内老梨树温泉度假村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游客春季看数百亩油菜花和达摩山几千亩杜鹃花灿烂绽放;夏季赏田畴烟花点点、葵花朵朵,茶园“采茶调”飘荡;秋季观稻田翻金浪,“鱼戏香稻间”;冬季“泥腿杆剧团”演出弦歌不断……这些不仅带火了农特产品销售和旅游,也复活了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种植——观光——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成了镇北农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现在,每年都有数万游客到镇北泡温泉赏“三花”,或到热水塘温泉观赏公龙塘的粗犷豪放、母龙塘的温文尔雅和天然石棺的神秘色彩;或到勐梅河谷赏火红的攀枝花,到三岔河水库享受钓翁的闲适,到达摩山来一次“森林浴”,自有一番回归自然的惬意。
全域旅游的兴起引爆了镇北的旅游业。社区“两委”发挥毗连达摩山、三岔河水库、热水塘温泉和域内的老梨树温泉度假村及320国道、杭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的优势,依托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田园综合体,使镇北成为“吸金地”。多方筹资30多万元,购进12个品种的花卉16万株,建成鲜花长廊2000余米、绿化带3条,对8个文体活动场所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全社区种植绿化树3000多株,架设太阳能路灯218盏、景观灯11盏,设置垃圾桶(箱)52个,实行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对公共场所进行清扫,建成“农家乐”5家。一个生态整洁、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综合体展现在人们眼前,游客纷至沓来。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镇北社区“两委”和当地政府甘当“店小二”,念好“服务经”,积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投资商的信赖。去年10月,从腾冲引来一个投资300多万元的项目,依托老梨树温泉度假村流转土地200亩,种植油菜200亩、葵花100亩,配套建设旅游观光栈道及特色小吃一条街,注册了龙陵县丰胜旅游开发公司,带动当地村民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先期注入100万元资金种植油菜200亩及游览栈道,今年3月,油菜花开放迎来众多游客“打卡”。丰胜公司经理李能胜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油菜花开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影响了客流,5月份种植100亩葵花,在田埂上种植格桑花,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慢慢散去,花期将会迎来更多客人前来泡温泉赏花品特色小吃。”
“‘芭蕉扇’扇出好日子,去年我家种了7亩烤烟收入3万多元,摘去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今年要扩种到10亩,争取挣5万元。”正在进行烤烟大田移栽的村民赵双维笑着说。赵双维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人病、孩子小、妻子体弱,没有工资收入,曾经是村里以种植洋芋、洋瓜、洋白菜为主的“三洋”户,日子过得窘迫。“种了几年烤烟,我不仅脱了贫,学到了技术,关键是有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一大片成熟了的油菜籽张扬着丰收的希望,几位农民工在进行田间后期管理。基地经理周东凯介绍,据测产,丰胜公司在该村种植的200亩油菜亩均产量180公斤,按每公斤菜籽5.6元计,亩均产值1100元,把油菜籽榨成食用油附加值会更大,公司带动村民种植油菜300多亩,加上油菜花带来的旅游收入,这个产业干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