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解决扶贫资金“睡大觉”
扶贫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一方面存在一些政府部门和地方干部懒政怠政的情况,一方面也确实有制度层面和顶层设计的问题。整治扶贫资金闲置,必须严肃作风问题,同时也应考虑到,板子不能一味打在地方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身上,要从优化资金使用的顶层设计和理顺各级干部责任机制两方面下功夫。
2017年中央专项财政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资金4000万元在省级滞留长达146天——近期,甘肃省委办公厅作出了《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中省财政厅和省人社厅不担当不作为干部问责处理的通报》,在省内各级部门明确通报扶贫资金在省级相关部门长时间滞留、截留挪用的情况,并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甘肃在全省范围内曝光省直有关部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的“主动揭短”行为值得赞扬肯定。此举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扶贫资金审查、监督、问责尺度愈发严谨的态度,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因护短阻碍前进的脚步,也因此增加了人们对于该省在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上的期待。
应该说,扶贫资金闲置并不限于一省一地,而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2017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158个贫困县扶贫审计结果公告中,就有84个县形成将近20亿元的闲置资金。在2016年的审计报告中,扶贫资金闲置时间最长的超过了15年。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扶贫资金闲置,并不是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一个因素所致。在扶贫资金的监管和使用已经是季度审计、全面通报的情况下,还有大量资金长期闲置,是钱“用不完”还是根本没地儿用,是扶贫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还是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或者监督路径有所疏漏?是需要深入思考,并多问几个为什么的。
一边是嗷嗷待哺的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亟需扶贫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激发产业活力,一边是扶贫资金躺在账上“花不出去”。其背后原因不仅要监察部门追查深究,恐怕更多的还是要听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
有人说扶贫资金“不好花”。扶贫资金是高压线,“买酱油的钱不能用来打醋”,基层干部在使用中难免畏首畏尾。有位村支书反映,村里有一笔专门用于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的扶贫资金,可受环境容量制约,周边几个村的养殖规模都不大,没有足够的有机肥可消纳,项目一旦投产就面临停产,可不投产,明年这笔资金就可能被停拨,上马不是,不上马更不是。
有人说扶贫资金“不敢花”。扶贫资金要见到带贫效益,可有些效益要求并不切合实际,让基层干部面临“考卷”有了畏难情绪。一位乡镇的负责人坦言,乡镇目前有充足的产业扶贫资金,却不敢放开手脚使用。一来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弱,扶贫资金直接派发到人头容易造成资金浪费流失,寻找带贫主体,上面要求每年要给贫困户不低于10%的分红,可很多农业项目年收益达到10%尚属为难,这样的分红要求“吓”走了不少有意参与扶贫的经营主体,扶贫资金只好“待字闺中”。
还有人说扶贫资金“难消化”。在脱贫攻坚社会扶贫大格局下,“金”出多门,各有用途,却不一定符合某地某时的精准扶贫现状。一位基层干部告诉笔者,上级单位拨付乡里一笔修路扶贫款,可乡镇几年前刚刚修了水泥路,使用状况尚好,再修路固然可以把村里的交通再提升一个档次,但也确实有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之嫌,“为了把钱花掉,有些地方不得不装了大量路灯,贫困村的夜比非贫困村一下子亮堂好多,也导致了村与村之间的不和谐、不平衡。”
由此看来,扶贫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一方面存在一些政府部门和地方干部懒政怠政的情况,一方面也确实有制度层面和顶层设计的问题。整治扶贫资金闲置,必须严肃作风问题,同时也应考虑到,板子不能一味打在地方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身上,要从优化资金使用的顶层设计和理顺落实机制两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要为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开通意见反映渠道,让最熟悉贫困地区哪里缺钱,如何用钱的人们参与到资金投入和项目确定的设计中来。这就需要在扶贫资金的设置、拨发过程中,实实在在进行调研,了解基层需求,并给基层扶贫干部更多的自主权,在严格监督规范管理的大前提下,为他们创造想干事能干事的环境。
另一方面,既要严格资金使用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又要激发相关部门、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创造力。对于申请资金时一味贪多求大,资金到位又无法合理使用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或收回资金,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对懒政怠政现象,要及时处理,提高地方干部的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引导相关部门、扶贫干部从贫困群众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开动脑筋,真正找到适合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办法,把扶贫资金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