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经验
-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圆桌对话】主持人本报记者张雁嘉宾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曹锦清湖南省社科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乡...
-
综合治水还河畅水清
本版图片均据百度 “一周无水,人则虚;一年无水,则国损;百年无水,将如何?”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但是,随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受损等问题凸显,“治水”成为国...
-
农家乐亟须补齐环保短板
前不久,笔者携家人前往江西某地一家农家乐,院内设有几间包房,院子后边就是厨房。吃完饭想去卫生间,向院子后边走去,结果看到厨房有个侧门通向院外,门口堆积好多垃圾,一根管子伸到院外的水...
-
饮水当思源 先富帮后富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是革命年代人民群众的朴素心声,也是新时代脱贫百姓的热情礼赞。 “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
-
乡村民宿 正成为农村扶贫开发新业态
利用农民闲置住宅,结合当地民俗生态、农牧活动,为郊游、度假市民提供个性化住宿,乡村民宿正成为扶智扶志相结合的扶贫开发新业态。 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机构主办的“乡村复兴论坛·留坝峰会”日...
-
助力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
“作为科技小院的诞生地和成长地,我们县有农业人口45.1万,耕地72万亩,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15万亩。自中国农大在我们县建立实验站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帮助我们改土治碱、增产致富。”河北...
-
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在边疆几个县市调研发现,有的地方给钱、建房等物质扶贫比较多,扶志等精神层面的帮扶却比较少,甚至...
-
夏粮丰收,奠定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三夏时节,微山湖畔,一片农忙景象。“农谚讲,翻不翻,差距大。今年夏粮丰收,深松耕地功劳不小,秋粮生产还得继续深松。”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粮农林凡秀,这几天一直在自家的大田里照顾着农机...
-
“家庭深加工”拓宽农品销售新思路
如何帮助和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目标和重中之重。由此,家庭深加工概念在北京餐饮协会秘书长王云心中应运而生。据介绍,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