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中国AI产业的“跳变”动能
一句“缺芯(芯片)少魂(操作系统)”,道破了PC时代中国信息产业的尴尬境地。而如今,当人工智能(AI)大潮袭来,11月11日在上海结束的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一项项顶尖技术的突破,正在彰显智能时代的中国机遇,为中国AI产业带来“跳变”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向产业最高端进军,涌现一批AI“尖刀连”
今年工博会首设了人工智能专区。在上海寒武纪的展台上,展出了一块比Pad还小的电路板,工作人员指了指中间的一个小方块说,“这块芯片是我们自主研发的。”
“3年后,我们要力争占据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力争全世界有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使用寒武纪的终端处理器技术。”寒武纪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天石说,这次展示的智能芯片,在功耗、能效比、成本开销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性能功耗比实现飞跃,适用范围覆盖了图像识别、安防监控、智能驾驶、无人机、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重点应用领域。”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家公司的AI生态体系获得整个行业认可,也没有成型的标准,这都为中国在AI领域实现“跳变”提供了机会。而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算法体系的完善、应用场景的开发来证明,中国发展AI不仅拥有数据优势。
在这一专区,包括依图、商汤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带来了人脸识别的解决方案;在这一领域,国际上有多个顶级赛事,而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组织的FRVT测试,被行业内戏称为真正的“闭卷考试”。2017年,依图科技成为第一个获得此项竞赛冠军的中国团队。该公司副总裁范婧艳介绍,十亿级别大规模识别、亿分之一超低误报率,依图致力于将技术落地场景。
以应用为驱动,展现AI落地的“中国方案”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对我国的短板进行了深刻剖析,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作为后来者,基础层领域技术比较薄弱,但是以技术层和应用层为突破口,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正在先行。记者了解到,上海、安徽、浙江、贵州、江西等多地纷纷以规划先行,提前布局这一未来产业。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说,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上海将以应用为驱动,重视产业链整合和产业生态培育,在数据整合、平台建设、示范应用、产学研效率提高、产业生态支撑体系、产业政策等方面认真研究推进。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是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这点上,作为不少核心数据的拥有者——政府,正在积极转变思路。“我们坚持把应用驱动放在首位,将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在城市安全、政务服务、医疗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启动一批示范应用项目。”上海市徐汇区区长方世忠说,徐汇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完备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建成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形成百亿级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抓住“跳变”机遇,向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迈进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说,在新形势、新机遇面前,应着重培育和壮大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企业,为我国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的研发在智能芯片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通过与产业上下游伙伴通力合作,有望引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变道超车’。”
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人。今年初,麦肯锡曾报告指出,中国和美国目前是全球AI发展的领导者,但招纳人才对中国的AI发展至关重要。美国超过一半的数据科学家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而中国经验不足5年的研究人员高达40%。
对此,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记者也发现,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和高校合作,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量的数据资产,为从事机器学习的研究人员提供“实战演习”。就在上个月,上海交通大学与商汤科技就宣布共建“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联合实验室。“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精通深度学习技术的人才很难通过传统方式培养,必须实现学术与工业界的无缝衔接。”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说,这不仅能大力推动技术与应用的互相转化,企业需求与科研方向的互相渗透,而且还能有效带动AI领域尖端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打造中国原创技术。(新华社记者 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