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 广告服务 - 标签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聚焦 > 金融舆情 > 正文

金融舆情:“三三四”检查进入整改期 银监会强调不会造成市

编辑: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7-08-22
导读:8月18日召开的“银监会近期工作通报”通气会上,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银行业“三三四”检查已基本完成自查阶段,目前正在有序推动后续监管检查和整改工作。备受媒体和各大机构关注的“三三四”大检查,是银监会部

8月18日召开的“银监会近期工作通报”通气会上,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银行业“三三四”检查已基本完成自查阶段,目前正在有序推动后续监管检查和整改工作。

备受媒体和各大机构关注的“三三四”大检查,是银监会部署开展的“三违反”、“三套利”和“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的简称。“三违反”是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是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是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这些问题也一直被认为是金融行业乱象的重点领域。

“三三四”检查的监管工作设定为自查、督查和整改三个环节,自4月份银监会部署开展以来,相关自查、督查工作历时数月,各大金融机构已相继提交报告,并正式进入整改期。

主流媒体重点关注“三三四”检查带来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表现便是监管检查力度加强带来的“罚单”增多明显。财新网、《经济参考报》等多家媒体发现,今年各级银监部门共公开了1600余张罚单,相比去年,罚单数量明显增多,其中信贷违规、私售理财、票据业务、同业业务罚单数量占比较多。《经济参考报》认为,长期来看,强监管有助于银行规范经营行为,促使业务有序健康发展。

另外,银行业“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遏制,被舆论认为是“三三四”检查更为重要的影响。新华社7月发文称,“一些银行开始自觉收缩、停办有违规嫌疑的业务,同业业务规模总体收缩,部分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有所缓解,资金空转现象有所减少”。《金融时报》报道称,“银行表外业务逐渐回归表内,防止资金空转套利,从目前来看效果已经显现”。

此次通气会上,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也表示,自银监会治理乱象以来,银行业同业业务收缩,这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通过治理乱象,银行业经营趋于规范,市场乱象在逐步减少,资金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三三四”检查由自查期进入整改期,来自市场的声音主要担忧整改措施会否对股市、债市带来震荡。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监管重心转向穿透式监管,对券商资管、信托存在较大不利影响;但前期银行自查已进行大幅的业务调整,监管政策落地更多是对前期自查内容的法规化,“整改阶段”对股市、债市影响有限,不会导致金融动荡。

实际上,在5月份现场检查阶段时,银监会就曾公开表示“市场不必紧张,应该更加轻松起来,现场检查并不会给金融机构带来不良影响”。检查工作也是在各机构正常业务的开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的。此次通气会上,也有监管人士表示,将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有序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自“三三四”检查开展以来,各大金融机构可谓绷紧了合规的神经,展开了严格的风险排查和业务调整,同业业务、表外业务、理财产品规模、隔夜回购等多项业务指标逐步下降,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另外,从监管手段上看,监管层一方面狠抓同业、理财和表外三个“牛鼻子”,从突出领域着手,切实整治乱象,另一方面不搞“一刀切”、“运动式”检查,针对问题性质及程度区别对待、分层处理,有效遏制资金脱实向虚。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多次强调,整改阶段将依法监管、完善法制法规、弥补监管短板。舆论认为,乱象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整改过程中形成完善的监管法规和制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监管,将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投稿信箱:tougao@yuqingz.com
手机版 | 电脑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