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时代之声 > 时代网评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贸易战阻挡不了中国前进步伐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10-15
导读: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引燃并推动事态升级。面对贸易摩擦,国内出现了恐美论必输论等错误观点和悲观论调。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主流媒体和知名机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贸易战扼杀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引燃并推动事态升级。面对贸易摩擦,国内出现了“恐美论”“必输论”等错误观点和悲观论调。事实上,许多国际知名学者、主流媒体和知名机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贸易战扼杀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

一、“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和耐心”

美国政府挑起贸易战的直接理由是解决巨额贸易逆差。然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贸易逆差是中美经济结构造成的,不存在中国占便宜的问题。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中美经贸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同供应链扭曲有关。美国锡拉丘兹大学贾森·戴德里克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中国组装的iPhone7,抵达美国时被记录为制造成本约240美元的进口商品,但实际上中国从每部iPhone7只赚8.46美元。对于一部iPhone7的美中贸易逆差,合理的算法是它在中国产生的制造成本8.46美元,而不是240美元。

对于美国指责中国的另一大“罪状”——盗窃知识产权,事实亦非如此。美国前财长、经济学家拉里·萨默斯认为,中国公司在某些技术上的领导地位并不是窃取美国技术的结果,美国总统采取对华贸易行动的前提就是错误的。他表示,中国技术的进步“来自那些从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额投资中受益的优秀企业家,来自于推崇卓越、注重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制度。它们的领导地位就是这样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在一些美国公司持股产生的”。

既然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的指责都站不住脚,那么,美国政府为何不顾国内外反对声浪,执意要挑起贸易战?对此,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吉川洋一语道破“天机”。他认为,美中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美国对GDP被逆转的焦虑。他引用英国《金融时报》的估算,今后10年左右,美中GDP将出现逆转。日本专修大学教授大桥英夫指出,美国对华启动301条款,“体现了美国地位受到威胁、担忧和不安增加的信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认为,美国挑起贸易摩擦证明,“面对一个在各个领域甚至最先进领域都可能取代美国的中国,已经不知所措”。

贸易战没有赢家,损人者必害己。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提出:2018年7月6日最终会成为经济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日子吗?这一天,美国对华加征的第一轮关税措施正式生效。该报将其与胡佛总统1930年6月17日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同等视之,认为正是这个关税法案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和大萧条加剧,成为二战爆发的间接原因。文章认为,宣称“贸易战很容易打赢”的美国总统很明显没有接受这一历史教训。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特朗普让美国成为世界笑柄》一文中也提到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他写道:“特朗普曾说,美国不能再成为世界的笑柄。被全世界当作笑柄的难道不正是如今的美国吗?”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打响“经济史上最大的贸易战”,整个世界都被捆绑,这不仅是“经济错误”,也是“时代错误”。美国前贸易谈判副代表温迪·卡特勒嘲讽道:美国总统“非常迅速地扣动了扳机,但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如何走出悬崖”。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者哈里·布罗德曼在《福布斯》刊文认为,“美国正打赢对华贸易战是危险的胡话”。文章指出,天真的美国总统贸易团队对于自己似乎击中了中国的要害,感到有点飘飘然,但是“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和耐心”。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锡拉丘兹大学经济学教授玛丽·洛夫利在《纽约时报》撰文认为,“中国会赢,是因为它在更巧妙地玩这场游戏”。文章也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约占中国制造业收入的3%,这个份额不足以对中国造成灾难性后果。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认为,在美国挑起的这场贸易战中,时间在中国一边。

二、“美国没有能力阻止中国创新”

大部分国际观察人士都注意到,美国的关税大棒直接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美国不希望中国在技术层面往上爬,至少可以拖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成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者促使中国回到“贫穷社会主义”阶段。美国沃顿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勒特指出,美中之间的贸易战事关两个国家对“21世纪全球创新经济的领导权”的争夺,而且这种竞争“只会愈演愈烈”。

虽然美国极力阻挡、干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前进步伐,然而,中国无论从科研创新能力、科技企业竞争力还是科技人才培养与储备上,都已今非昔比。正如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文章所说,“美国没有能力阻止中国创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校长基思·伯尼特提出:“认为中国永远会依赖西方的创新,那恐怕就错了。我所了解的中国正在研究和知识方面投入前所未有的资金。”他说,中国已经教会十亿人读写,建成了现代化的公路和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国的创新基础现在与美国大致相当。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年7月10日公布当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比去年前进5位,排名第十七位。这是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能力20强。该报告称:“在绝对价值上,在研发支出和研究人员、专利及出版物的数量等领域,中国如今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该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指出:“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这宣告多极化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对此,美国《福布斯》周刊文章不禁感叹道,“被中国模仿”时代已经过去,欢迎来到“模仿中国”时代。

如果说坚实的科研体系和人才队伍是基础,那么强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则是中国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真正升级的敲门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对中国商人和企业家日益展现出的创新愿望和能力表达赞赏,他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意识到,为了在全球经济中走在前列并保持这样的优势,必须创新。”

编辑:王雅丽
中国舆情网
时代网评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投稿信箱: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