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舆情
-
我国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量全球占比超五成
近日,在第三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上发布的《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量达30.64万件。其中,中国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量约为16.66万件...
-
能炒菜、会采摘、可按摩:机器人走入现实生活
近期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无疑是机器人。10月21日至23日,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此前,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和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相继举办,众多机器人凭借各自的绝活...
-
世界目前最薄光学晶体出来了
石英片上,厚度仅有1至3微米的转角菱方氮化硼晶体薄如蝉翼,能效却比传统光学晶体有了100倍至1万倍的提升这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世界上已知最薄的光学晶体。4月25日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
-
拥有全球领先的自主伴航能力 高度智能化拖轮“津港轮36”投产启
全球首艘具备自主伴航功能的高度智能化拖轮津港轮36和陪试船津港轮37在天津港正式投产启用。其自主伴航系统的感知、规控、人机交互等核心算法软件100%自主研发。 此次投产的两艘高度智能化拖轮...
-
智能装卸:科技助力生产高效运转
渤海湾畔的天津港,曾是扛大个记忆的见证者。如今,距离北疆港区C段智能码头700多米的智控中心,操作只需鼠标轻点、摇杆调控,便能轻松卸下数吨重的集装箱。借助物联网、卫星、5G、人工智能等技...
-
中国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空间站全面建成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面向社会公众全面系统展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
-
物理学家观察到一种新磁性准粒子
据近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的论文,美国纽约市立学院发现与创新中心和物理系宣布,他们通过将光耦合到超薄二维磁体上,观察到一种新型磁性准粒子。这一突破有望为材料科学带来新策略,即通...
-
古代火星地下或曾有微生物聚集
法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的新研究表明,古代火星地面之下可能曾经存在大量微生物。如果这些简单的生命形式真的存在过,它们会深刻地改变火星的大气层,在火星上...
-
“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在海底做实验”任务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首个高端用户共享航次顺利返回青岛母港。该航次在目标海域获得大量科学发现,并完成了多台套国产自主研发设备的海试工作,实现了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