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舆情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科技舆情:ofo破产重组风波

来源:中国舆情网 时间:2018-11-21
导读:舆情概述 10月31日16时,界面新闻发文《【独家】ofo开始准备重组方案》称,一份约半年前ofo的负债表显示,彼时,该公司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其中,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0亿元。文章还指出,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ofo会进入重组,且目前已有一家

舆情概述

10月31日16时,界面新闻发文《【独家】ofo开始准备重组方案》称,一份约半年前ofo的负债表显示,彼时,该公司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其中,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0亿元。文章还指出,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ofo会进入重组,且目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其重组方案。当日17时,ofo对此发布官方声明,称“破产重组”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将立刻向相关司法部门诉诸法律保护,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截至11月8日9时,相关舆情信息量达4260篇次,“ofo破产重组”传闻引发舆论场集中热议。

自媒体为主力传播渠道,11月1日现舆情最高峰值

从信息来源渠道看,得益于自媒体号的曝光加持,网媒、微信和APP为主力传播渠道,总占比达91.6%。从传播内容看,“ofo回应破产重组传闻:无稽之谈”为主要曝光内容。10月31日,界面新闻的报道让“ofo破产重组”话题进入公众视野。舆情曝光一小时后,ofo及时发布声明对破产重组传闻予以否认。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北京商报》、每经网、中国网、凤凰网、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媒体纷纷介入传播。众多媒体的跟进报道带动舆情热度持续走高,并于11月1日达到舆情最高峰值。

图:全渠道曝光量走势

(数据采集时间:2018年11月8日9时,单位:篇)

ofo“生死劫”下,共享单车行业出路引舆论担忧

综合来看,媒体报道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界面新闻的报道进行转载;介绍ofo的声明内容;盘点近期ofo在资本市场的动态,如人员和业务调整、从日本和歌山市退出、北京总部搬离原办公楼等;分析ofo陷入困境的背后原因;思考共享单车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等等。

图:“ofo破产重组传闻”舆情媒体报道词云图

在对小黄车的现状分析方面,《中国企业家》杂志认为,ofo和摩拜的竞争,为其之后的资金链吃紧埋下了隐患。同时,与滴滴的决裂也是其走到今天的一大关键原因。另外,对于ofo的市场策略,有行业人士认为是看不懂的营销——“花那么多钱请鹿晗,订单也没什么变化。”媒体报道中,也不乏唱衰ofo的声音,典型观点如“ofo已经死了,只是它的死讯被人掩藏,秘而不发罢了。”

此次“ofo破产重组”风波,也引发舆论对共享单车产业整体命运的思考。不少行业从业者表示,小黄车的问题,是整个共享单车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有媒体对此分析称,制约共享单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盈利模式的缺失,二是资本大战所造成的市场竞争恶化,三是资金链问题的隐患。面对命运多舛的共享单车产业,有人甚至担忧,“天冷了,共享单车还能扛到2019年的春天吗?”多重观点齐迸发,让ofo“生死”话题牵动着舆论情绪。

表:相关话题传播量TOP5

ofo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并未扭转舆论倾向

一直以来,ofo不断被传出公司资金链紧张、供应商债务、挪用押金、拖欠智能锁通信服务费、车越来越少、员工离职率飙升、企图跑路等问题。一系列负面传闻,让公众对ofo,乃至整个共享单车市场存在一种忧虑心理。界面新闻发布的《【独家】ofo开始准备重组方案》报道,更加刺激了公众的这种不满和不安情绪,进而再次引发舆论对ofo的集中指责和讨伐。

舆情发酵后,ofo虽然迅速对破产重组的相关报道回应称“无稽之谈”,但网民对此却并不买账。通过对网民意见抽样梳理发现,声讨ofo尽快退还押金的观点占比最高,达58.42%。网民其他观点也都以吐槽ofo为主,如小黄车质量差、服务差等等,且言辞都非常激烈,甚至还有不少人表示希望ofo尽快破产。

网民情绪的极端化,映射出ofo此次回应的失败性。因为归根结底,绝大多数用户最关心的还是押金的退还问题,但ofo的回应却避重就轻,被认为是自说自话,进而再度加深了与用户之间的心理隔阂,给其今后的舆情处置工作带来更多的阻碍。

图:ofo回应微博评论观点抽样呈现

舆情总结:网络谣言加深舆论隔阂,假面沟通错失“靶心

受“ofo破产重组”传闻的影响,目前,ofo在舆论场中的地位几乎可以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来形容。不得不承认,ofo的舆论形象已经跌入谷底。除了公司经营模式存在问题,ofo每次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也是将其不断推向舆论对立面的隐性毒药。仔细观察近期ofo对“滴滴有意收购”“利用GSE进行融资”“员工工资未及时发放”等几起舆情事件的回应措施便可发现,虽然从回应时机上讲,ofo的回应堪称很及时。然而从回应风格和文本内容来看,其公开回应基本都是在“走过场”,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来说,ofo每次发布的声明内容都比较常规,并未跳出传统的舆情应对固定口径,且存在明显的对抗情绪,表现在将侧重点放在质疑媒体的报道动机上。同时,“无稽之谈”“恶意诋毁”“严重损害”“纯属造谣”“零容忍”等措辞看似十分强硬和坚决,但这种说法造成的后果就是,将媒体不断推向企业的对立面,也并未真正解决公众“痛点”。正因为如此,ofo每次发布的声明并未得到舆论一致认可,反而使得公司的舆论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编辑:刘雨露
中国舆情网
时代网评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