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舆情网手机客户端工作人员查询
中国舆情网官网二维码

舆情网官网

中国舆情网手机二维码

舆情网手机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前沿 > 正文
中国舆情网-一带一路BANNER

乘势而上奋勇争先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亮点纷呈

本信息由中国舆情网大数据平台根据信源规则识别收录,仅供参考,请知悉。 时间:2019-01-21
导读:2018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都篇章。 亮点一:科技创

    2018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北京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奋力谱写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都篇章。
    亮点一: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全国居首
    2018年,北京科技创新中心重要科技创新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北京主持完成的6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63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0.8%,连续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5万家,同比增长25%。平均每天新设创新型企业199家,累计超过55万家。独角兽企业80家,居全国首位。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超过5.8万亿元,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4957.8亿元,同比增长10.5%。截至2018年底,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1.2件,位居全国第一。“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8”结果显示,北京排名全国首位。美国CB Insights发布《全球科技中心报告》,北京被评为高速成长的科技中心。英国《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北京蝉联全球第一,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亮点二: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涌现出一批世界前沿的基础研究成果和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中国科学院高鸿钧、丁洪联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北京大学江颖、王恩哥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获得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级分辨图像;北京大学张志勇、彭练矛研究团队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超低功耗晶体管;清华大学魏飞、张如范、李喜德团队成功制备出拉伸强度最强的碳纳米管束。柒星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获得我国首张国产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牌照,实现国产卫星终端零的突破。王中林院士荣获世界能源与环境领域最高奖——埃尼奖。
    亮点三:“三城一区”主平台地位进一步加强
    高质量编制“三城一区”规划。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积极编制分区规划,将“三城一区”“一区多园”纳入规划体系。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多次带队深入“三城一区”调研,开展回头看,为“三城一区”规划制定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加强规划编制调度,市领导组织召开规划专题会20余次,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强化调查研究,提升国际视野,遴选麦肯锡、罗兰贝格等国际研究机构参与规划编制。聚焦“科学”与“城”,坚持“多规合一”“融通创新”“联动发展”,形成“三城一区”规划阶段成果。
    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出台“创新发展16条”“科技金融15条”,建设中国(北京)和中国(中关村)两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持石墨烯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等发展,推动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腾盛博药等重大项目落地。
    突破怀柔科学城,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举办第二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展开,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建设顺利推进,5个首批开工的交叉研究平台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建设物质科学、空间科学实验室,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整建制入驻,重大项目建设创造了“怀柔速度”。
    搞活未来科学城,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盘活存量资源,陈清泉院士科创中心、小米智慧产业基地、好未来智慧教育研发中心等入驻,支持央企与高校院所组建5个协同创新平台,引进形成多元主体创新格局。
    升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着力承接转化“三大科学城”重大科技成果,“大数据智能管理与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成功举办,耐威8寸MEMS传感器芯片、奔驰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亮点四: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不断强化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承接量子信息、络空间安全等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在2017年组建成立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基础上,2018年又启动建设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基础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截至目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已组建了由诺奖获得者等多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加紧布局重点科研项目,推进共建单位科研人员“双聘”与科研设备“共享”,兼聘科研人员94名。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公开遴选中心主任;启动全球PI及技术团队招聘,已正式引进6位PI;积极探索共建共享机制,与共建单位加快推进学生联合培养工作;面向社会公开遴选了首批56名“脑科学中心合作研究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已初步搭建聚焦颠覆性创新与技术突破的新型科研协同创新机制,与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企业筹建联合实验室,聚焦医疗、政务、交通等领域,着力加强项目布局,推动创新成果落地。与此同时,2018年,舆情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获批建设国家“珠峰计划”前沿科学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落户北京,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的科技创新实力。
    亮点五: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外债政策便利化、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获批在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十六园实施。中关村建设生物医药国检试验区获批复,19条试点政策已全部启动并初见成效。印发《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推出117项具体举措。落实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发放35张自动驾驶测牌照,开放44条、123公里道路,自动驾驶测试安全行驶超过5.2万公里,国内首条5G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开放,北京已成为国内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发放最多、道路最长、行驶里程最远城市。制定出台《北京市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在运行管理机制、财政资金支持与使用、评价与审计、知识产权和固定资产管理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设立市科技创新基金,拟通过对母基金和子基金层面的放大,实现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1500亿元;坚持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三个引导”,50%资金投向原始创新。率先在物质科学领域,通过第三方国际评估方式面向全球引进PI,并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精准制定实施“9+N”系列政策,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北京市落实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亮点六:人才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深入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出台《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2018-2022年)》。实施20条出入境政策举措,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绿卡时间由原来的180天缩短到50个工作日,被外籍人才誉为世界上办理速度最快的绿卡,443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获得绿卡。实施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统筹考虑人才、科技、产业、服务政策,为国际化人才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下放职称评审权。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在京高校“双一流”和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出台《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在人才引进、评价、激励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发布引进人才管理办法,施行积分落户政策,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青年北京学者计划”和“市杰青基金项目”。启动编程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实施“快乐‘码农’计划”。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累计为人才提供公租房约8.2万套。
    亮点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
    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首都发展、减量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布高精尖产业标准和目录,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启动北京大数据行动计划,建设北京大数据平台,打造世界级数字生态城市。启动建设工业互联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北京),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加速集聚和跨越发展。出台《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探索建立研究型病房(医院),加强第三方研发和生产服务,加快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实施智源行动计划,围绕数据、算力、算法,建设开放服务平台。启动城市交通大脑建设计划,加快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开展老龄科技研究布局,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推进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北京冬奥农产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科技攻关,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亮点八:开放创新新格局加快形成
    制定实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券在京津冀统筹使用,加快“一体两翼”联动发展。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27.4亿元,同比增长11.8%。组织实施“科技冬奥”专项,围绕办赛、参赛、观赛科技需求,支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相关场馆进行人工智能、8K高清、服务机器人、室内精准导航、自动驾驶等技术集成应用与测试工作。与全国20余个省市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辐射带动全国创新发展。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与互动,成功举办2018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第九届中意创新合作周、京港科技创新合作论坛等品牌活动。围绕量子科学、石墨烯、脑科学、医药健康等基础前沿领域开展北京国际学术交流季活动。

编辑:陈晨
中国舆情网
中国舆情网
中央机构 | 人大机构 | 国家主席 | 国务院 | 政协机构 | 民主党派 | 群众团体 | 驻外机构
Copyright © 2010-2018 中国舆情网 版权所有 | 中国舆情网简介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辑:tougao@yuqingz.com 运营:operate@yuqingz.com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国舆情网观点。转载本网站原创信息请注明出处。
网站地图 | XML地图 | 手机版 | 电脑版 | 标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