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佛山西站功能效益,加快建设大湾区西部枢纽城市
积极履职建言,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养老服务等话题,众多佛山与会省政协委员纷纷提出意见建议,发出佛山好声音。
界面广东
文 | 佛山日报 刘伟、洪海
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1月26日在广州开幕。积极履职建言,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养老服务等话题,众多佛山与会省政协委员纷纷提出意见建议,发出佛山好声音。
熊志翔:把佛山西站打造成珠三角向西辐射的桥头堡随着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佛山提出要加快大湾区西部枢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省政协委员、佛山市政协主席熊志翔认为,佛山西站是佛山直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发展平台,是广佛同城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对西门户。充分发挥佛山西站功能效益,是提升佛山铁路枢纽地位、打通佛山北上东进铁路运输大通道的迫切需要。
熊志翔建议,要增开佛山西站始发终到列车,舆情网,保障佛山西站广佛都市圈西向主枢纽的功能地位。
熊志翔认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作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核心区,是佛山“借站造城”的重要举措,但目前由于西站带动作用不强,导致西站枢纽新城功能发挥不明显,战略平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他建议,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要实施“东联战略”。加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联系,充分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
在熊志翔看来,进一步深化广佛同城化合作,要加强与广州中心城区的轨道连通,争取把广州地铁28号线延伸到佛山西站,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争取将广深港高铁部分班次延伸至佛山西站,构建内外连通、三网融合(轨道网+高速公路网+公共交通网)的立体交通体系,实现粤桂黔与粤港澳的无缝连接。同时,加大佛山西站周边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把佛山西站打造成为珠三角向西辐射的桥头堡。
刘建萍:发展田园综合体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重要载体。自2017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后,田园综合体模式已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目前,广东省田园综合体建设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示范精品。省政协委员、民革佛山市委会副主委、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与科研处副处长刘建萍建议,发展田园综合体,在盘活土地资源、创新土地利用机制上,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资源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用地基准地价体系建设,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大中心城区“村改居”探索力度。以盘活存量低效建设用地为主,从改造旧村居与村级工业园、农村低效用地的拆旧复垦等入手,立足优化用地布局,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积极探索土地银行、土地股份合作、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新思路,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刘建萍建议大力推广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形成“保底收益+股份+利润分红”的模式,保障农民权益,提高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要彰显广东特色,结合各地实际,做精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延伸产业价值链。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振兴关键还是靠人才。”刘建萍认为,在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要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加强与高端智库等合作,走政校企行协同发展道路。
武小文:推动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社会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日趋迫切。省政协委员、民进佛山市委会主委、南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小文特别关注养老事业。通过前期的调研,武小文呼吁大力推动智慧养老平台建设,以满足全社会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当前,养老主要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者构成。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养老产业的供需不平衡凸显。武小文所建议的智慧养老体系,正是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串联起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实现智慧化。
在智慧养老上,南海区的经验成为武小文推广的重点。该智慧养老平台以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为宗旨,为南海区老人提供了包括安全监护、健康管理、情感关怀、生活定制、社交娱乐等五大类的24小时贴心服务,老人通过智慧平台上的“一键点出”就能得到专业化的服务。
数据显示,自2017年7月试点启动至今,南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派发超过25万份居家养老服务订单,订单内容涵盖“居家生活照料服务”“室外活动照料”“心理慰藉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四大类69种服务项目。
同时,武小文将在省两会期间继续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民生实事应该体现老百姓的意志,由他们点单,为他们服务,带给他们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武小文说。
朱新进:强化公租房动态管理完善公租房退出机制“公租房作为国家保障民生的一项系统工程,理应让更多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取得租住资格。”省政协委员、致公党佛山市委会副主委、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朱新进今年继续关注民生问题,建议强化公租房动态管理,完善公租房退出机制。
公共租赁住房,是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各种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居住的保障性住房,是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新进留意到,经过多年的实践,公租房依然存在不少不规范现象。如承租人把公租房改造成民宿; 承租人取得租住权后高价转租等。
“究其根本原因,是公租房的动态管理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朱新进说,目前公租房管理对租户的动态管理较为滞后,缺乏对目标人群最新状况的及时监测,导致部分已实际超出公租房租住条件的住户依然享受着有限的公租房资源,而真正的困难群体却无法获得租住机会。
因此,朱新进建议提高动态管理灵活性,加强对租户的跟踪观察,严格规范公租房退出机制。要构建多角度的动态管理指标体系,为公租房退出提供更科学的评判依据,改变以往只看收入的管理模式,用更加丰富的指标作为动态管理的内容。对于常年不在公租房或者是有意隐瞒真实情况的住户,要通过走访调查,结合周围邻居的反映,增加对租户情况的了解程度,以便合法合规进行清退。
李卫东:在大湾区核心重点中学设立港人子弟班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资讯前沿]中国去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3万亿美元
- [资讯前沿]都能看!教育部公布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课程,我...
- [资讯前沿]江苏住建行业党委召开脱钩协会党建工作述职会
- [资讯前沿]中国文化2018:电影票房突破600亿元 "中华风采"绽放世界
- [资讯前沿]国家发改委:去年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44万人次
- [资讯前沿]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稳中有进迈向高质
- [资讯前沿]横岗街道首个党建主题公园启用
- [资讯前沿]2019年1月20日国内、国外时政热点汇总
- [资讯前沿]化工品集体飙升沥青涨近6% 贵金属期货大幅回调
- [资讯前沿]入黨三十年報國心不變(前沿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