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成文化新名片
中西名画艺术长廊、“雷锋在地铁”展示馆、音乐角……一座座地铁站正在成为文化展示的窗口。上海轨道交通十号线、十四号线、十七号线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华告诉记者:“申城的地铁站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充满个性和艺术美感,已成为展示‘上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轨道交通十七号线,将公共艺术与轨道交通线路统一设计,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创。”
日前,记者来到上海轨道交通十七号线诸光路站,刚一进站,就被巨幅陶艺装置作品《诸光开物》吸引住了。这幅作品总长达80米,高2.6米,气势宏大、画面精美,由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国兴和文化部优秀专家郭爱和联袂创作。画面以万花筒、国家会展中心建筑形态四叶草等传统文化元素,与二维码、智能生活、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抽象图案构成的前沿科技元素交互辉映融合,演绎自然之光、人文之光、科创之光、智慧之光。
类似诸光路地铁站这样充满艺术气息的地铁站还有不少。“在上海轨道交通十七号线各个站,我们都精心设计了诸多艺术装置,让每个地铁站各有风貌。”曾华告诉记者,轨道交通十七号线全长约35公里,共有12个车站在青浦区境内,舆情网,每个地铁站的设计各有不同,把区域特色通过文化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讴歌改革开放主题的徐泾北城站的作品“时空印记”,以星空为背景,用浮雕彩绘形式展示青浦福泉山遗址文化中早期人类生产活动场景,折射出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与局部原始图形、原始符号、星星投影在背景交相呼应,整个场景似梦幻跨越时空;淀山湖大道站的作品“青湖新景”,则将人们脑海中的淀山湖记忆与未来淀山湖周边的现代化城镇结合,融聚着淀山湖的古往与今来、本源与发展;展示“魅力嘉松”新貌的嘉松中路站,其作品采用彩色玻璃拼构了该地区的特色建筑风貌,展现了当下地域商业的风景,呈现出嘉松中路这一新兴的青浦现代商圈蓬勃发展的势态……
从1863年诞生起,地铁就成了各国设计师、艺术家们施展创造力和创意的巨大艺术舞台。他们充分发挥奇思妙想,让原本满是枯燥寂寞的出行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将地铁变得赏心悦目,也起到了安抚出行者因为拥挤而感到焦虑的心绪。记者了解到,自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以来,历经近30年建设,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共16条,共设车站415座(含磁浮线2座),运营里程共705公里,每天载客流量高达1000多万。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地铁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线路总长度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是城市的窗口,不少地铁站从起初的满足基本使用功能设计,到近年来各种创意设计元素的融入,让人们在急匆匆的都市步伐中通过享受艺术的创意和巧思,感受生活的乐趣。”曾华说,“希望通过新的地铁公共艺术来反映上海作为国际设计之都、创新之城的时代精神风貌,让人们在这里接触上海、爱上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