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要“策”(2)
陈湘波:我们注意到近几年,美术馆公共资源的价值正在发生一些悄然变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观看、教育、审美的场所,还兼顾着其他一些社会需求。我们在展陈上下足了功夫,应对挑战。例如今年的展出季,我们开发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制作了船票、公教小册子、供观众赏玩体验长卷的区域、供观众拍照留影的形象墙等等。这些设计不仅能加深展览的立意,帮助观众理解展览,也具有一定的独立审美价值,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媒介。公共文化服务一直是关山月美术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展览公教团队根据青年观众、家庭观众、学生团体等不同类型观众和特点推出了丰富多元的公共教育活动。通过线上导览为大众提供一对一导赏服务,提升参观体验;为志愿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培训和实践;通过互动游戏、教育戏剧等创新教育手法,帮助家庭观众,特别是儿童了解展览的内容及其深刻含义;研发馆校合作课程,将展览内容与小学地理、语文、音乐等学科进行创造性结合,充分利用展览教育资源为学校团体服务。
于洋:美术展览繁荣局面的表象之下,仍然需要内容的深掘和形式的创新。和当下的艺术创作一样,艺术展览也需要“去模式化”,特别是一些主题展和群展,如果只是“完成任务”式的“照本宣科”,就无法在多元文化和全媒体时代的当下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也就不能更好地实现艺术作品展示的有效传播。
因此,展览筹办方尤其是公立美术馆更应该放下姿态,加强创意,多做受众调研,了解观众的兴趣点和接受水平,把握和运用好新兴文化形态的媒介手段。以当下很多展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看,设置公共讲座、专家导览、亲子活动、互动展示区域,乃至设立专供合影留念的“打卡”专区等,都是让更多观众走进美术馆的方法。
事实上,当下一个好的展览,即便是主要面向专业领域的美术展览,也不能满足或停留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而是要想办法将精英性与大众性相结合。一个好的展览和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一样,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才是艺术传播的理想状态。
问:美术展陈列的时间周期是有限的,能够走进美术馆空间看展览的人也是有限的,那么如何运用高科技等手段延长展览的生命周期,使它的传播效果更广泛、周期更长?
吴洪亮:美术馆的“数字化生存”已成为一种既定事实。它给我们带来了美术馆与观众的新时代,可以用三个“更”来总结,即“更细节”“更丰富”“更长久”。所谓“更细节”,就是指可以对作品观看得更深入,包括画面的每一个肌理,甚至纸的立面效果;“更丰富”是指可以提供与作品有关的大量信息,以及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对作品的分析以及大量的相关资料;“更长久”是指观众可以24小时关注美术馆的展览以及作品,甚至展览在结束之后,还可以作为一份资源得以无限利用及延展。
除了宏观层面展览的整体虚拟化以外,数字技术也在具体的展陈方式上弥补了传统实体展览缺乏互动性、过于刻板的问题。北京画院在今年举办的“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展开幕当天,上架了一批齐白石人物画表情包以供观众免费下载使用。这批表情包的原型皆来自北京画院院藏的齐白石人物画,所有形象都能够在展览中见到。这种互动模式,不仅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画作之余产生深刻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齐白石的画中趣味与情境,并且它的效果是持续性的,通过观众之间的日常传播与互动分享,齐白石的艺术就这样走进了大众的社交生活中,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及传播途径。
陈湘波:我们馆很早就开始探索数字美术馆的建设。展览的信息、图片、文献我们会放到微信上,观众通过微信就可以获得导览,另外我们也会制作VR展厅、在线展厅,这样展览就不会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生命周期得到极大延长。
本次展出季及公共教育受到各界媒体、机构、团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报纸、互联网、社交平台、视频渠道、App、微信、微博等媒体及渠道发行和曝光量达到280万次。我们认为展览的生命周期还关乎展览的深度和学术性,一个不深入的、表面的展览是不会有很长的生命周期的。学术研究这块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焦点,每次展出季活动我们都会邀请全国的一线学者做深入的研究,我们的研讨会不是茶话会、座谈会,每位学者都提交论文做深入发言。最后我们会将作品和文章编辑成画册,这样兼具艺术性和学术性的出版物才是保存展览生命的最好载体。
于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术展览都面临着媒体时代的传播考验,甚至相当一部分展览都遭遇过开幕热闹平日无人、“开幕即闭幕”的现实窘境。亲临现场观展的受众是有限的,更多人需要通过媒体、网络空间的虚拟展场平台了解与观赏展览。但另一方面我认为,高科技的新媒介呈现手段,在当下更多的实际价值是宣传推广、辅助和延展现场展览的功能。好的展览应该如同一本书,可以被随时翻阅,而展览画册和虚拟展示平台,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但美术馆实地观展体验,尤其是面对艺术品原作的实体感知,往往是新媒介虚拟展示所替代不了的。因此,高科技的虚拟展示等手段不能喧宾夺主,还是应该在实体展览内容上下大功夫。
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与时代风尚影响之下,一个好的艺术展览既需要对于国际化的规范与规则的学习、借鉴,同时也需要充分“接地气”,呈现本土的、真实的社会文化问题。无论传统还是当代、个展还是群展,好的作品、恰切的呈现,加之深入的思考发掘才是展览的重中之重。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照金精神”专题宣讲展览在乌鲁木齐69240部队举办
- [资讯前沿]直击2019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 飞机模特吸睛
- [资讯前沿]2019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展览聚焦世界海洋科技创新
- [资讯前沿]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开幕 观众大饱眼福
- [资讯前沿]四川彩车12日到家 展览点一确定将对公众免费展示
- [资讯前沿]2019四川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开幕
- [资讯前沿]“经略海洋 装备当先“ 第九届北京国际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展览会
- [资讯前沿]“中国矿物精品2018”展览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开幕
- [资讯前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参观人次突破200万
- [资讯前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中国成就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