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浇灌”下,“南国神草”蝶变上新(2)
抖土、精洗、修剪、分级、切片、烘焙……全过程自动化控制,流水线作业,再也看不到传统交易市场上三七过筛后工作人员成为“土人”的“名场面”——七花公司的七花·豹七共享平台,日处理三七30吨,不仅满足公司自身需求,还能对外服务替客户清洗加工,高效高质去除农残、重金属,提供高品质三七。
“生长期用了哪些农资、发生哪些病害都能追溯。”在七花公司的三七一站式仓储服务中心,堆放着客户的订单产品,拿手机对着码一扫,种植、加工全流程情况一清二楚。在每堆货物中,还装有温度、湿度监测的物联网设备。
海拔2065米、空气温度5.2°C、空气湿度100%……三七种植基地上的各项实时数据,在云南白药数字平台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从尘土飞扬的综合交易市场,到环境优美的文山三七产业园区,从作坊式的“七农”商户,到“科技范”十足的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是文山三七“土枪换炮”,“土特产”从“人种天收”、摆地摊、论堆卖走向产业化、科技化、精品化的一个个缩影。
文山三七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1.95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用地6.37平方公里,入住云南白药等企业61家。
除了云南白药,园区其他三七企业也做足科技文章。作为从事三七药材规范化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型企业,云南七丹药业抓住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了“农业+工业+文旅”融合发展的绿色三七数字化智慧工厂及三七文化产业园。公司负责人杨朝文说,这让产能提升了6倍,年产值逾30亿元。
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文山州不断丰富三七各种业态,持续补链、延链,设立三七研究院,引进华润三九、漳州片仔癀、云南白药集团等药企巨头,建立三七拍卖中心,实施“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培育新品种,创建林下生态种植、全程精准溯源等模式,研发推出冻干三七、三七日化、三七润饮等新产品……
走进文山苗乡三七科技示范园,只见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株株三七进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试验。“选育5个品种,其中2个获得新品种认证。”文山苗乡三七科技公司负责人余育启说,公司从种植、加工端向种苗研发端迈进,加强品种选育工作,建立从实验室到大田选育的全链条育种体系。
作为三七科技创新的龙头,文山三七创新科技示范园已引入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产业技术创新攻关团队1个,选育并认定三七品种(系)10个,形成涵盖各层级、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颁布实施标准58项……这是文山打造三七科研聚集地的一个缩影。
科技“浇灌”下,三七已成为我国能够全面实施人工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和具备产业化开发的少数名贵中药材之一。2021年,文山三七种植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株“南国神草”,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三七之都”,千亿之望
打造世界“三七之都”,还需赶跑三大“拦路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文山“古老”的土特产,三七遇上了发展好时机。
但如何抓住“风口”加快发展,老产业遇到了新问题——种植端的种植规模散小、连作障碍困局,加工端的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端的消费场景受限、康养文旅结合不紧密、价格波动频繁等,是文山推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三七之都”路上三大“拦路虎”,严重制约着文山三七产业做大做强,亟待一一破解。
连作障碍,是三七种植界的“癌症”,有人戏称,解决它比破解“哥德巴赫猜想”还难!
原来,三七有一种“暴脾气”——不愿长在“前辈们”待过的地方,重茬容易发生根腐病等病虫害,导致歉收甚至绝收。这导致,种植一轮三七后,需十几二十年轮作后,才能再种三七。
这可害苦了“七农”,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找地,文山的地不够,就到其他市州找地。
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对三七的道地性产生负面影响。
什么时候三七才不用“流浪”?一些种植大户和相关科研机构正各显神通,进行技术攻关。
“只要撒熏蒸剂、翻地、覆膜就可实现自然熏蒸,解决连作障碍问题。”在文山市德厚镇德厚村,三七种植管理者杨金开介绍“垄鑫棉隆土壤熏蒸修复技术”。他管理的200亩重茬三七顺着山势“蔓延”,颇为壮观。
云南七丹药业也是采用这项熏蒸技术解决三七连作难题。“我们近年来已开展近3000亩三七老地复种,种植成本略增加,但省去到其他地方找地流动式种植的烦恼,关键是保证了文山三七道地性。”公司负责人杨朝文说。
相关文章:
- [资讯前沿]产业观察:风口上的AI,为科技人才打开新空间
- [资讯前沿]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科技小院 大有可为(深度观察)
- [资讯前沿]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平安返京顺利回家,“圆梦乘组”梦圆(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 [资讯前沿]中关村论坛发布20项重大科技成果
- [资讯前沿]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第三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任务南极科考亮点多(科技视点)
- [资讯前沿]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胜利油田——攻克关键技术 增强能源供给
- [资讯前沿]“高精尖”科技成果扎堆亮相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
- [资讯前沿]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中关村论坛开幕式
- [资讯前沿]体验“黑科技”感受美好生活新样态
- [资讯前沿]智慧辅助系统、智慧交通网、人工智能……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津举办智能科技,改变生产生活